天天硕士研究生论文网

硕士论文范文

总承包商视角下的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研究

作者:admin1 日期:2022-09-19 10:14:15 点击:453

摘要: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因其优点正在大力推广应用中。作为浙江省 重大民生工程的“未来社区”建设,因为具有投资大、工期紧、专业多、单体多、设计复 杂以及设计和施工等多专业协调需求等特点,也同样采用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但是, 相比传统承包模式给总承包商带来更多风险的压力,特别是成本风险,严重影响了总承包 商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不利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对于采用EPC 模式的未来社区工程总承包项目,因其投资大、工期紧、设计复杂等特点,其成本风险问 题更是总承包商需要面临的问题。

本论文围绕未来社区EPC项目,以总承包商的视角,对成本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包 括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成本风险因素的识别、成本风险的评估以及成本风险的应对措施。 本文在搜集分析有关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以及未来社区建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未来社区 EPC 项目,从项目准备、合同签订、设计实施、招标采购、施工、合同结算 六个阶段入手,对成本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接着,研究了未来社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成本风险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模型。然后,提 出了针对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成本风险应对控制举措。最后,本文引入江干区采荷未来社 区 EPC 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管理研究,将为 EPC 总承包商提供围绕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加强总承包商的 成本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总承包企业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未来社区 的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EPC项目;未来社区;成本风险;风险管理;熵权法。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Mode is vigorously promoting applications,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As a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major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s in Zhejiang Province,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rofessional coordination, multi-professional coordination, multi-professional coordination, multi-professional, multi-professional, multi-professional, multi-professio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tc.The total contracting mode of EPC project is also used.However,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ontracting models brings more risks to the general contractor,In particular, cost risks, seriously affe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thusiasm of the general contractor,also harmful to further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l of EPC project.For future community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s with EPC mode,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investment,tight construction, complex design, the cost risk problem is more problematic.

This paper surrounds the future community EPC project,taking the general contractors perspective, the cost risk management has been studied.Including the cost risk factors of future communities EPC projects, cost risk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st-risk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st risk management of EPC projects and the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research,this paper combines the future community EPC project,from the project preparation,contract signing,design implementation,bidd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contract settlement six stages,Identify cost risk factors.Then, the entropy rights of the entropy rights of the cost risk of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project of the future community EPC project were studied, and the cost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future communities EPC project was established.Then, cost risk response control initiatives for future communities EPC projects are proposed.Final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future community EPC project in Jianggan District.Research on cost risk management of future communities EPC project,It will provide the EPC contractor to provide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st risk management around future communities,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cost-owned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the general contractor,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general contracting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us promoting future communities.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Future Community; Cost Risk ; Risk Management; Entropy

目录

1   绪论 ..................................................................  1

1.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1.2.1研究目的....................................................  3

1.2.2研究意义....................................................  4

1.3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5

1.3.1研究内容....................................................  5

1.3.2    创新点 ....................................................  5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6

1.4.1研究方法....................................................  6

1.4.2    技术路线                 6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8

2.1EPC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8

2.1.1国外EPC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8

2.1.2国内EPC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9

2.1.3    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分析 ................................... 10

2.2未来社区项目建设研究现状 ......................................... 11

2.3相关理论 ......................................................... 11

2.3.1风险管理理论................................................ 12

2.3.2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12

2.4本章小节 ......................................................... 14

3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 15

3.1未来社区EPC总承包项目............................................ 15

3.1.1   未来社区建设背景 .......................................... 15

3.1.2   未来社区建设现状 .......................................... 15

3.1.3未来社区EPC项目特点........................................ 16

3.2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思路和流程 ........................... 19

3.3   未来社区项目准备阶段的风险识别.................................. 22

3.4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签订阶段风险识别...............................  23

3.5   未来社区项目设计实施阶段风险识别...............................  23

3.6   未来社区项目招标采购阶段风险识别...............................  25

3.7   未来社区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26

3.8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结算阶段风险识别...............................  26

3.9   本章小结           27

4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28

4.1   评价方法选择           28

4.2   结合熵权法和模糊综合法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等级评价           29

4.2.1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级专家打分                 29

4.2.2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类型的熵权法值计算..............  31

4.2.3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32

4.3   围绕风险因素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33

4.4   本章小结           38

5   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39

5.1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应对概述           39

5.2   未来社区项目准备阶段的成本风险控制.............................  40

5.3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签订阶段成本风险控制...........................  40

5.4   未来社区项目设计实施阶段成本风险控制...........................  41

5.5   未来社区项目招标采购阶段成本风险控制...........................  42

5.6   未来社区项目施工阶段成本风险控制...............................  43

5.7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结算阶段成本风险控制...........................  44

5.8   本章小结           44

6   江干采荷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45

6.1   项目简介           45

6.2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法的 EPC 项目成本风险等级评价           46

6.2.1    成本风险等级专家打分                 46

6.2.2    成本风险类型的熵权值计算                 47

6.2.3    成本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50

6.3   围绕风险因素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51

6.3.1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概率确定......................... 52

6.3.2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影响评定......................... 54

6.3.3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58

6.4 项目成本风险应对建议............................................. 64

6.4.1   提高拆迁效率,从项目准备阶段开始控制工期.................. 64

6.4.2提高各责任主体的沟通效率.................................... 64

6.4.3科学询价,提高无价材料的定价效率............................ 65

6.4.4提高总承包商自身管理能力.................................... 65

7   总结与展望 ............................................................ 67

7.1 总结 ............................................................. 67

7.2研究展望 ......................................................... 67

参考文献 ................................................................. 69

附录: .......................................................................... 72

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各项因素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调查问卷........... 7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世界瞩目,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堪称世界之最,不断扩大的规模 使得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筑业在 2019 年的表现十分突出, 到 2019 年年中的时候,其总产值超过了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 ;已竣工建筑产值增 长了 2.73 个百分点;建筑合同的签订量高达同比增长 8.53%,其中新签合同总额占比超三 成,承包了施工活动的建筑企业高达9万多个。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 受到重视,其运转模式普遍被业主所接受并认可 [1]。

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指的是从项目设计、 采购、施工到竣工整个过程都由一个承包商和联合体来完成。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 计、采购和施工几个阶段交叉作业和协调合作,从而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在整个 EPC 项 目活动中,总承包商和联合体成员依照合同规定联结构成一个系统体系,使得建设项目从 设计到施工全周期过程顺利开展。承包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可以自行负责项目的施工、 设计等环节,也可以将这些项目建设环节外包给其他更具优势的专业公司,一切视自身能 力为基准行事。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中,业主采取宽松式管理,而总承包商负责对项目建 设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以及环保方面的全面管理[21]。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近期提出的推进浙江城市优质化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浙江 省打造的融合人本、科技、潮流、文化等层面的适宜社区人群追求全新品质生活的新型社 区。由于未来社区项目因具有投资大、工期紧、专业多、单体多、设计复杂,需提早和施 工专业协调等特点,以及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根据《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 作方案》(浙政发〔2019〕8 号),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也因此被推荐来作为实施未来社区 建设的承包模式。

但是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应用,这个市场在成熟的同时也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 争,而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便是一些工程总承包项目没有实现预期的效益,亏损巨大,致 使工程总承包商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形态。其根本原因在于 EPC 项目总承包商在整个项 目建设过程中承担了较大的风险,肩负了原来业主担负的部分责任。对于 EPC 项目总承 包商来说,无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可控和不可控的风险,而其中成本风险因为 EPC 模式 的总价合同变得尤其突出。对于投资大、工期紧、设计复杂等特性的未来社区 EPC 工程总 承包项目,其总承包商当然面临更为严峻的成本风险问题。

EPC总承包商想要应对成本风险从而获取收益,需要加强成本风险管理,包括成本风 险的识别、成本风险的评估以及成本风险的应对措施I2】。针对未来社区EPC工程总承包 项目,从总承包商的视角需要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实际存在的成本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研究成本风险评价,制定成本风险应对控制措施。通过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 管理研究,为总承包商提供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总承包商 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总承包企业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市场竞 争力,有效地促进未来社区的高质量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合理运用于当前的EPC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现有 的成本风险管理的机制基本上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收到了效果,可 以为EPC总承包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对未来社区这样的EPC项目来说,总承包 商需要面临的更多的成本风险发生环境,因此围绕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成本风险管理面临 的问题包括:

(1)  未来社区项目因为投资额大,但有些总承包商因为在设计方面不具备优势,没 能很好的理解业主对未来社区项目的定位及需求,因而,对未来社区这类项目来说,因此 需要总承包商在风险管理方面具备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需要统筹和协调各个阶段的成本 风险管理[33]。总之,对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总承包商来说,需要系统性地识别项目建设 过程中的成本风险,统筹协调设计、施工和采购环节的成本风险管理,分阶段对这些成本 风险进行控制。

(2)  未来社区项目因为体量大规模大,往往集合住宅、幼儿园、邻里中心、社区医院 等多种业态,EPC总承包商来说面临的成本风险因素更为复杂,管理的难度也显著增加。 很多未来社区项目边征拆、边设计、边办证、边施工,施工作业面交叉复杂。若标段划分 不合理,各项资源投入不均,各专业分包交叉作业引起窝工,对项目的成本也有很大的影 响。项目是否成功,项目是否能够回报收益的取决于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复杂且极富变化 的成本风险因素直接作用于总承包商面临扩增的成本风险。从初始的方案设计到工程竣工, 整个未来社区EPC项目周期较长,涉及的资金投入巨大,而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因素存在 于各个环节当中,且某些成本风险因素体现为不可控特点,例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政 策变化等。最终该未来社区EPC项目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效益,总承包商是否能够控制 成本都取决于如何管理这些可控性的风险因素[34]。全范围的成本风险显然增加了总承包商 的风险管理难度,对于总承包商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35]。因此,梳理未来社区项目各阶段 的成本风险因素是解决总承包商控制成本的基础,对梳理清晰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分析中 找到管理控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总承包商的成本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虽然理论上总承包商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可以做到管控风险的有效性,并且具备专业的 风险管理意识,但在实际的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影响成本风险管理的因素繁杂 之外,各个影响因素之间还相互作用产生新的问题点,内在影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这就 使得成本风险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并不如预期中那么顺利。此外,当前对未来社区项目 的成本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在初始阶段,基于这点考虑,对未来社区项目的成本风险因 素和管理还值得深入研究[36]。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对未来社区项目进行成本风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使 EPC 总承包商强化其成本管理, 最终达到盈利的效果。实现未来社区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先决条件是进行对成本风险的评 估与防范,在进行了成本风险评价之后,将各方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对比,找到行之有效的 改进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说明:

(1) 站在总承包商的视角,结合未来社区 EPC 项目背景和特点,通过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提出成本风险识别的相关方法和实现框架,为实现未来社 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构建基本环节和提供基础数据,为总承包商提供在未来社区 EPC 项目各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

(2) 站在总承包商的视角,通过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影响程度的量化评 价研究,提出针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决策应对未来 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的合理和有效管控手段提供量化参考依据,从评价中找到突破点 对成本风险进行管控,明确未来社区项目当前的风险等级以及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等级, 从量化的等级风险中明确风险管控的侧重点[3]。帮助总承包商根据不同的风险量度做出相 应的管控。

(3) 站在总承包商的视角,通过针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控策略的研究, 提出适用于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控的可选择手段和实施路径,从而推动未来社 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实现,提升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丰富该类 型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促进我国 EPC 项目在未来社区类型项目成本风险评价层面的深 入拓展。

1.2.2    研究意义

基于未来社区EPC项目进行成本风险评价,以总承包商的视角为立意点,对EPC模 式下未来社区项目在成本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其意义可从以下两点进行 说明:

(1)  理论意义

理论上,对未来社区项目进行成本风险评价对于加强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管理与控 制起到了促进作用,对降低项目建设进展中的成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对未来社区项目是否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顺利开展并且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做了有力 的保障[4]。本文分析并归纳分类了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成本风险因子,将这些影响因子进 行了清单明细化罗列,从罗列出来的风险指标中分析并构建了较为合理、完整、科学的成 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熵权法,进一步 深入评价该项目的成本风险,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具体的实施操作来控制成本风险。这是一 次基于该项目的成本风险的理论研究的尝新。经过分析构建而成的成本风险评价模型对于 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来说,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对于总承包商来说,也 是一个帮助他们进行决策的有效工具。此外,该成本风险评价模型也是理论上的创新与丰 富。

(2)  实践意义

未来社区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对于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意味着向项目建设的成功迈出 了一大步。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是日渐增多的 EPC 项目却没有被总承包商们完全消 化,工程成本控制方面的举措效果不明显,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乐观看待, EPC 模式的发展空间巨大,其明确化的职责划分、不复杂的合同关系、管理简易等特点深受业 主们的喜爱;消极看待,EPC模式导致总承包商在未来社区建设中的成本风险管理难度增 大增强,由于未来社区项目大多为总价包干合同,假如总承包商对风险的管控无效,那么 承包商们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站在总承包商的视角上,识别未来社区项目的成 本风险的因素与范围,搭建有效的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找到关键成本风险影响因 子,以此为突破点进行针对性策略输出,有利于提高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进程中的风险管理 能力,帮助总承包商进行风险可控化,对于总承包商企业来说,此举对于他们企业其他EPC 项目的良性发展都提供了便利,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就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熵权模糊综 合评价法的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法和解决风险问题的策略。基于前述研究目标,本 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1) 分析识别总承包商视角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因素:目前基于未来社区 项目缺少成本风险评价相关的研究,这些风险来源于内外部环境,分析内外部可控与非可 控的各阶段风险问题与风险因子,对各类风险因子进行归类,按未来社区项目进展阶段的 顺序进行风险划分:项目准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设计实施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 阶段和合同结算阶段这六个阶段。

(2) 研究总承包商视角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 价法发现,未来社区项目的风险因子量化后各指标的权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权重值存 在一定的偏差,对于完全说明该成本风险事件发生的导致源并不充分,结果并不完全严谨, 分析这些风险因素,结合德尔菲法与熵权法对风险因子的权重与等级进行确立,基于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法,成功构建的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模型。

(3)研究总承包商视角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管控:运用该模型于具体的未 来社区实例中进行效果验证,依据得出的权重关系与风险等级,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未来社 区项目成本风险管理进行了具体举措的提出,为总承包商提升未来社区项目的成本管理水 平做铺垫,为我国未来社区 EPC 项目风险评价的深化提供了参考点。

1.3.2 创新点

(1)研究视角新。以未来社区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总承包商的成本风险管理角度出 发,视成本风险评价为中心点,以具体未来社区项目案例分析为基础,基于风险影响因素 为立足点,系统性评价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该视角补充了未来社区 EPC 项目 成本风险管理领域的空白。

( 2)研究方法新。本文预先充分借阅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基于别人的视角 以及研究点进行方法创新,合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并构建了模型直接量化说 明成本风险各因子的权重与风险等级,将模型引入到实例中进行风险评价。对比此评价结 果与仅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发现联合评价方法在得出结果时更为精准,并且对影 响成本风险因素的指标权重和风险等级界定进行了较为精确性的修正。

(3)研究对象新。本文的研究对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是个强有力的说明,创新的 视角切入,研究了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评价问题并就实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帮助 总承包商进行风险可控化,对于总承包商企业来说,此举对于他们承接未来社区类型的项 目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本文的行文逻辑是基于具体运用研究方法而进行的,详见图1-1,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研究法。在进行未来社区EPC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研究之前,笔者大量借 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内容,并摄取了有效信息,在一定的归纳总结分析之后,与个人的经验 相结合,进行了合理性的观点输出,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2) 熵权法。依据熵权法的工作机制,分析了风险指标并进行了权重的确定,而综合 评价该研究项目的成本风险则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

(3) 调查访谈法。基于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视角,为确定各个阶段 的成本风险因子,采取了对各个阶段负责人的相关调查,包括了项目经理、成本负责人、 设计负责人等,之后依据调查表计算各风险因子的重要性得分,此外还进行了风险等级的 评价。

(4) 数学模型分析法。本文为说明已构建的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指标模型的有效性和 可行性进行了实例的验证。

(5)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出现在本文在第六章,结合一个未来社区项目 的实例,对项目全周期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本风险因子运用已构建的模型评价,基于评价结 果提出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未来社区项目风险评价的实践作用,直接呈现出研 究成果。

1.4.2      技术路线

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相关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image.png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EPC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1.1国外EPC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研究的新篇章起源于英国著名学者Turner[50]发表的著 作。在《基于项目管理的手册》一书中,他率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 发表了相关观点。对于学术界来说,此次研究理论的曝光开创了研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 先河。在《国际合作中的风险管理》一书中,BagliniNorman[5]从两点说明了项目风险管理 的目标及其重要性。如何化解项目风险危机,他认为可以从正反向来说明,正向即确保项 目财务的稳定性,反向即降低风险程度,确保损失最小化。

层次分析法多用于分析较为复杂和受多元指标影响的案例,基于这点,在构建与分析 评价风险指标时,层次分析法以其评价结果准确度高的优势被大家广泛运用来验证方案可 行性。Skipper[6]表示将整体具体分级细化的机制运用到项目风险管理中,项目整体风险能 够具化,有利于分析研究风险指标,并总结出全组织范围的项目风险管理,他对风险管理 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创新,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他认为所有的项目风险管理行 为都是基于保障的作用而产生的,每个经济单位为保障各自单位的安全,所以进行风险管 理。Dickson[7]从威胁的角度出发,将风险视为对企业产生经济威胁的东西,排除威胁的过 程即为识别、评价、控制风险的过程。Katrina^2]在论文《多学科设计环境中的综合风险分 析方法》中表示风险不应该只放在一门学科视角下来分析,而应该是综合多种学科的视角 来分析。Javie[8]等认为总承包商公司面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由成本模型来量化分析,进 而评估风险,通过结果运用模型预估后期可能产生的成本,以此达到监测的目的进而减少 成本风险。前提是这个成本模型是能够直观反映结果的,且较为灵活。Hamzah[9]等对工程 风险的研究是基于工程变更的不确定性层面出发的,由于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变化 即为风险,他依据模糊综合分析(FSA)法原则,对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后期风险的产生极大可能源于设计阶段,认为有效降低风险的方式可以通过项目资源 最优配置来实现,并且可以优化监测项目工期、成本和质量。

Alireza[10]等提出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关联到对风险的分配,同时指出这个因素也是风 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分配项目风险则需要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对差别化标准 之间的依存关系和问题反馈进行分析识别。Lee[11]等在研究EPC关键项目风险时引入了风 险感知模式,基于问卷调查最终明确了影响因素并由此采取了有效用的措施。此研究进一 步丰富了 EPC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内容,促进了此领域的发展。Thomas[12]认为项目合同 变更是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的体现,基于广泛实验,他评估了影响项目风险的因素并进行 了回归分析,之后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预估,基于预估结果构建了这些影响因素 之间的定量关系。Clement』13]等基于文献研究法的方式得出结论,认为项目能否成功与项 目设计与施工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密不可分。

2.1.2 国内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国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时间并不久远,而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都是基于 外国的先行者们的研究成果,我国基于该领域的研究意识的觉醒时间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 代,从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开始,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读并分析,发现对于工程项目的风 险研究基本上具有定性、分散、局部的显著特征,且项目风险分析是最为重视的研究切入 点[14]。 1984 年,国家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工程总承包试点工作迫在眉睫。郭仲伟【43】著作 《风险分析与决策》标志着我国将风险管理研究正式纳入了学术范畴。令人惊讶的是该领 域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了起来,发展十分迅速。傅鸿源【44】认为评估风险的方式就是对其 进行分类。叶晓甦【45】认为全局影响对建造项目风险的分析有帮助,所以在风险管理中,灵 活运用系统风险的概念十分重要。对风险管理的实例研究是从 1997 年改革开放时期提出 的,将风险管理研究与三峡工程进行联结,从而诞生出了《投资项目风险分析》一书,此 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意味着在此领域的项目风险分 析实践又多了理论依据[15]。陈伟珂、姚卫峰【46】主张用集成化的方式来管理并防范项目风 险。

陈跃,杨宝臣[16]针对 EPC 项目中总承包商肩负了主要风险这一现象,基于四种主流 分析方法(如德尔菲法等)分析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构建出适用于该风险评价的模型, 并且具备定量和定性分析决策流程的功能。基于系统工程理论,郑洪涛[17]等进行系统性的 组织、安排、调控工程内活动以达到最大程度化地为承包商谋利的目的。陶自成【47】等从主 要风险承担者的视角出发,即总承包商,对 EPC 项目的投标风险作了分析与评估,基于投 标单价指标,搭建了模糊综合评判的风险评价模型。之后用实证加以验证其有效性,针对 投标详细列举了系列举措来帮助承包商有效进行决策以促使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李云 飞[18]对 EPC 项目的研究集中在投标这一部分,重点分析总结了其流程与风险特征,并就 常见的七种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方法推荐,最后提出了有效应对风险的四种对策。李云飞 [18]基于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 EPC 总承包商进行合理性和科 学性管理。从分类法中受到启发,从性质划分的角度出发,李卉[19]分类了水利EPC项目的 投标风险因子,结合传统模糊层次分析进行方法创新,引入三角模糊数,结合分析对象的 特征对 EPC 项目投标风险成功进行了模糊评价模型构建,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郭 琦【48】等在AHP风险评价模型上进行改良,将灰色改进型AHP运用到项目风险评价中, 实现了明确确立国外 EPC 项目风险的等级的目的,对于控制项目损失是个绝佳的风险评 价方法。赵杰【49】基于EPC项目自身的特性,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投标流程中 的风险,用思维导图式的呈现来对投标风险进行分析解说,并就此理论研究进行了实例运 用(基于兰州市某EPC项目),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风险问题的举措,此针对投标风险的 理论又是对丰富工程投标风险的有力证明。

谢亚伟、金德民【51】从实施工程建设的视角出发,对工程施工进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 了全面化的分析,以实例为出发点,特地进行了风险识别与分析并就面临的困境提前构建 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了项目正常施工。敬春菊【52】提出了低成本、高目标达成的具体操作: ①科学界定项目自身包含的风险因素;②利用主动机制对项目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控,最 大程度化降低风险。连香姣【53】从层次分析法出发,基于国际项目承包风险管理的实例,对 该项目风险分析并评价进而输出风险控制举措。雷胜强【54】指出企业应该充分发挥核心业 务的竞争力优势,防范各类风险,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 场环境,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以提高抗风险能力。王玉【55】基于层次分析法,变权均衡函数, 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已确立权重执行变权处理进而构建了变权模糊评价模型。此评价模 型对比传统评价模型,是一个创新,对于后续深入展开此领域的内容提供了基础。

2.1.3 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分析

综上所述,深入一个领域内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需要进行不间断式的研究。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也在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发展着,当前在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中都能 见到其体系的方法研究应用。我国关于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且大体 上属于从前人那里吸收、整合与再丰富的形式,因此整个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方法体系是 不完备的,属于我国的创新型思考与研究还比较缺乏[20]。而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经验丰富 是基于他们较早的进行了该领域的研究,因此国外的项目风险研究体系相对来说更加完善、 健全与成熟,有助于零基础的学者进行初始阶段的了解并具有指导性意义。深入研究项目 成本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在研究时尽量用发散性与创新性思维,这有利于 有效地解决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成本风险评价的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在风险评价方面的 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都趋向于成熟,完善的系统知识理论体系、特设的成本风险管理研 究体系都是促进风险降低的好举措。国外基于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范围广、 多维度、深入化的特点,对风险的识别、评价与管理都有所涉猎。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呈 现出对该领域的研究开始向深入化研究方向发展,按照管控风险技术为主的思路,对 EPC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评价、识别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探讨风险管理原理、方法等。缺 陷表现为:定性风险评价后,其指标的权重的量化结果并不客观,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最后得出的权重量化值缺少了严谨性;此外,对各阶段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的研究并 不深入,缺少了对风险因子的分类,缺乏了足量的处理风险的措施;基于应用的角度出发, 没有充分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用,基本上是基于理 论的角度,无法得知其在实例中是否完善,在 EPC 项目的各阶段成本风险评价中,几乎没 有学者结合运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是把未来社区项目作为 研究对象。

利用熵权法对未来社区项目风险因子的权重与等级进行确立,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法,成功构建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于具体的项目实例中进 行效果验证,依据得出的权重关系与风险等级,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 管理提出建议,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2.2    未来社区项目建设研究现状

未来社区项目从提出到现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浙江省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现在 有一些结合项目实际做的研究,比如汪洋、俞芸、何钰昆[56]结合未来社区的顶层建设, 以杭州某未来社区项目绿道工程为例,提出社区空间可以基于动态非平衡理念的社区型 韧性绿道建构框架,为实现未来社区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裘骏军[57]等认 为可以对未来社区的运营模式提出创新,为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邹永华[58]等提出 了八个理论指导未来社区的建设,以此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研究很好 的体现了未来社区项目的建设有相当的价值和意义。目前针对未来社区项目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建设模式、数字赋能、九大场景的应用等,结合具体的项目案例,但其实深入的 研究不多,尤其是没有针对未来社区 EPC 总承包模式的研究。对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 管理的研究几乎没有。此外,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可能会面对的成本风险也值得我们 做进一步的思考。

2.3      相关理论

2.3.1     风险管理理论

EPC 模式的成本风险将业主原本承担的风险给规避了,转移到了总承包商一方,在项 目的全过程中包括初始阶段的设计到最后的完工,所有过程中所有内容的风险都由总承包 商承担。风险与高收益往往是伴随着出现的,风险承担得多,那么为了符合自身的利益, 总承包商也会抬高报价,基于这点可以看出,成本风险管理水平关联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将风险抑制在一个不能引发不可接受的结果的范围内。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一般采取的策 略包含了规避策略、转移策略和减轻策略。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进而更深层次的 了解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消极影响。管理项目风险即运用各类有效措施来进行有效的风险 控制,对风险发生后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妥善处理,使用策略促使以最少的成本实现项目 最终目标。

由于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项目事件变更十分常见,通过合理的风 险管理就可以实现提前预判风险因素中的不确定性,进而明确项目管理范围。在对项目管 理范围进行了明确化后的界定,项目任务则被细化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实现管控 风险的目的[28]。

2.3.2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分析指标权重的方法。基于各项指标所反馈的信息量,根据反映的 变异程度情况结合信息熵的手段,对各项指标进行熵权计算,最后根据所计算出来的熵权 再次对比各指标权重从而进行相应的修正以便得到一个客观的数据,进而使得数据分析的 结果更为可靠准确[29]。

假设共有"个风险因素,设立m个专家评价,可得到初始指标数据的判断矩阵 B弋 L,其中指标值bij的大小与这个指标在后续综合评价中产生的作用的关系呈正相 关;当每次计算bi的值都相同时,表明这个指标在评价当中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b指 标值之间的变异差别越大越夸张,那么有效信息的量就越多,指标的权重分量越大,反之 亦然。

(1)初始指标数据矩阵的标准化

以下为三种初始指标数据矩阵标准化。

①  当所需目标效果值越大越好时,公式如2-1所示:

②   当预期目标效果值越临近某一适中值uo越好时,公式如2-2所示:

③   当所需目标效果值越小越好时,公式如2-3所示:

(2)  风险评价指标初步评价模型

①   熵的计算

将初始指标数据矩阵B二叽L”中各指标统一度量化,那么第j项风险因素指标值对

则第 i 个指标的熵值 Hi 为

H =—k 工 Pj ln Py

j=1                                                                           (式 2-4)

其中 k>0,取 k = %n n,且假定 Pi = 0 时,pln Pp = 0

②   熵权的计算

第y个评价指标的熵权©为

③   加权熵的计算

通过对初始矩阵标准化后而所得到的目标矩阵B 范Ln与对应的熵权相乘即得到加

权熵 A ,即

④  理想点的确定

理想点指最优目标效果的向量,理想点 P = (P1,P2,L ,Pm)T

若目标值越大越好时,P = maxiSF = 1,2丄,m;J = 1,2丄,n}

若目标值越小越好时,P = mini如7 = 1,2,L,m;J = 1,2,L,n}

所有影响 EPC 项目成本的风险因素,要么是越大越好,要么是越小越好,临近适中值 u并不代表情况越好,因此这种情况的理想点Po =(0,0,L ,0)

⑤  决策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d与贴近度T的计算

决策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dJ为:

dj J £Gj -p)2, j = 1,2,L ,n

Vt                                                        (式 2-7)

m

工J

T =1 -普

乞P2

决策方案到理想点的贴近度T为           i=1 7                 (式2-8)

2.4      本章小节

本章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本文用到的风 险管理和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3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

3.1未来社区EPC总承包项目

3.1.1    未来社区建设背景

城市的灵魂在于社区,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状态的指标。在城市文明化的时代 中,探索宜居宜活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世界各国对社区建设 几乎都采取了创新型的模式,例如欧洲BLOCK模式,新加坡COMPLEX模式以及多伦多 QUAYSIDE未来社区等。值得关注的是,一种新型力量正在席卷这个市场,促使了 一场创 新的变革。依托于智慧智能和生态技术应用,打造了“未来社区”的新模式,集多种功能 于一体,实现了设施共享、智慧互联、功能集成等。

未来社区的提出始于 2018 年,在中国浙江被首次提及,一年之后就已经被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最富有意义的是该社区建设概念成为了大湾区标志性建设项目之一。 2021 年2月7日,在专门针对建设未来社区的座谈会中,袁家军提出未来社区一定是以“人” 为出发点的宜居的美好家园,以人为本、现代化、和谐生态是其中的主要理念。浙江省就 未来社区建设进行了勇敢尝新,并用实际行动验明了此番成果。但回顾上世纪70、80、90 年代的矗立在城市中的老旧小区建筑,它们代表着城市的一张名片,作用非同小可,虽然 承载了历史,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但其质量和服务已然满足不了人们对于居住的需求, 并且在急速发展的新文明时期它们没能很好的融入进来,因此,改造更新成为了城市文明 发展的必然。未来社区建设被视为建设大湾区的重点项目,应该进行精细化的项目推进, 不可随意实施,改造重建类以适度提升容积率平衡建设资金为路径、依托城市核心地段的 70~90年代老旧小区实施,规划新建类以政策创新降低用地成本提高配套标准为路径、依 托大湾区重大发展平台实施。结合居民的需求,将其融入到城市社区品质提升中,推出了 本省建设“未来社区”的方案,这是促进我省城市建设的有力推动力,也是对“稳投资” 的强有力证明。未来社区的建设对于打造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名片具有重大意义。

3.1.2    未来社区建设现状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近期提出的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居住空间的新举措。未来社 区建设推进浙江城市优质化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浙江不懈努力坚持追求的方向,也 是融合了人本、科技、潮流、文化等层面的适宜社区人群追求全新品质生活的新型社 区。未来社区建设于 2019年在浙江省进行了试点启动,其核心内涵可用十二字来体现, 即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旨在创造一个适于人们生活和居住的新型城市建筑 单元。自提出未来社区以来,浙江省已陆续培育建设了 60 个未来社区省级试点,目前第 一批试点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第二批试点也已经通过试点申报,未来社区的建设工作 正在驶入快车道。未来社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多领域的长期工作。目前的工作主要 聚焦在首批试点的创建,从“试点”着手,点状撬动城市更新的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 与普通的社区规划相比,未来社区规划设计相对复杂,涉及多项不确定因素,包括建筑 高度、开发强度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等。同时,未来社区建设还必须考虑更多的 区域影响,包括公共设施服务能力、交通和市政设施承载力等,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更应 该发挥总承包的作用。未来社区建设满足了民生也满足了建筑产业的新型发展需求,通 过了协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以人为本,促进四大红利释放。未来社区项目因 具有投资大、工期紧、专业多、单体多、设计复杂,需提早和施工专业协调等特点,其 中对公建类与人才公寓应采用装配式建筑要求,其他类型建筑鼓励采用装配式建筑。

表 3-1 未来社区试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建筑面积

(10000 tf)

社区类型

杭州江干采荷荷花塘社区

杭州市

99.3

改造更新类

杭州萧山瓜沥七彩社区

杭州市

99.8

改造更新类

温州永嘉雅林未来社区

温州市

57

改造更新类

绍兴上虞鸿雁未来社区

绍兴市

52.9

改造更新类

宁波鄞州划船未来社区

宁波市

94.8

改造更新类

台州玉环未来社区

台州市

68

改造更新类

舟山定海城西未来社区

舟山市

68.6

改造更新类

杭州钱塘新区云帆社区

杭州市

85.9

改造更新类

3.1.3未来社区EPC项目特点

根据《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浙政发〔2019〕8 号)的纲要,未来社区的 建设应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依法依归合理分包。对比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承包模式, 其承包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

(1)   合同上对权责划分简易清晰,满足了业主们的需求。根据EPC模式的运作机制, 业主和总承包商双方主体之间仅签订一份工程总承包合同便即可生效,且重点是合同合法 规定了总承包商所需承担的项目设计、釆购、施工等责任[22]。总承包商对项目整个生命周 期进行负责,分包商在进行合同签订时,其对象也是总承包商而不是业主,总承包商对业 主负责。此种简易且单一形式的合同签订有利于业主进行管理,对未来社区项目来说,可 较好的实现项目成本的节省。EPC总承包商在未来社区项目建设中采用一站式负责,从设 计环节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由 EPC 总承包商负责,这有利于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过程中问题 出现时的权责划分。

(2)  EPC 项目常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模式。固定总价合同指的是在进行发包时,在明 确了工作范围后,在签订合同时其工作范围内的总价是固定的,无论外界环境变化如何, 其合同签订的总价保持原来的数额,不可调整[21]。基于这点可知,对于未来社区项目的业 主来说此种模式是友好的,而对于 EPC 总承包商来说则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在这种情 况下,总承包商就必须对成本风险管理投入更多的精力。考虑到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进程 中对于风险的承担责任大,所以固定总价的形式被采用,并且高于传统模式的总价[22]。于 总承包商而言,合理科学地对未来社区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确保高利润的前提条件。

(3)  EPC 总承包方承担了近乎全部的项目风险。在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将项 目风险完全转移给了总承包商,仅负责签订合同的那一部分, EPC 总承包商承担的责任巨 大,面临的风险巨多,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从初始 设计到项目竣工全阶段,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对于总承包商来说致命的风险因素影响,种种 都表明了此种模式对于业主来说是友好的,对于总承包商来说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4)  EPC 总承包商具有管控项目全过程的权限,对未来社区项目而言,这种方式的优 势就是实现了连贯性和经济性。从设计、采购、施工等一系列工作都由总承包商直接负责。 对于管控项目质量有利,不仅降低了成本,并且实现了组织的经济性和连贯性[23]。

(5)  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EPC 项目的管理由 EPC 总承包商从全局出发对整个项目进 展过程有了全面把握,基于同一性、协调性、组织性可知,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各个环节 之间的有序进行,形成一环接一环的搭接工作,对未来社区项目的成本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6)  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由施工方对项目进行承包,设计和 施工部分分别独立完成。在当时的行业需求及环境背景下,由于单一的工程结构和简单的 施工技术,因此并不需要更为专业性的外包公司协助完成。随着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工程 管理也演变出了好几代,此时复杂的项目就要求专业外包进行设计和施工,因而逐步出现 了专门进行设计或施工的企业,随后出现“设计—招标—施工”的分开承包模式,三个部 分的内容分别由不同的单位组织完成。再后来,由于越来越精进的项目质量、服务、工期 等的要求,使得在成本控制方面也越发的严格了,设计院日益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如今的 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服务商。新型总承包管理模式中,业主为了转移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将 整个工程从事前的设计到事中的施工以及到事后的运行这一条链的全部工作进行了承包。 在事前的设计规划中,总承包方在合理控总投资的情况下提出设计方案交由业主确认;在 事中阶段,首先成立建设总承包项目部,并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各项内容 安排,从设计到设备采购再到施工安装等各环节进行协调安排。企业可视情况而决定要不 要将部分工程建设内容分包出去。

由于进行了诸多大胆探索,也进行了尝试,从承包商的视角来看,在项目成本控制管 理层面有值得夸赞的地方。成本风险目标化、责任全员化以及管理科学化体现了改进后的 成本风险管理优势。这一优势可以在未来社区EPC项目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成本风险目标化:指总承包商在未来社区项目中标后,在合同签订环节由成本风险管 理部门审核合同,因时制宜,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指导后续工作的方向,后续的成本 风险管理工作皆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并划分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实现各个部门之间 的统一性,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24] 。

责任全员化:针对具体的未来社区EPC项目,首先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WBS 成本风险责任分解,对成员完成风险管理目标的情况纳入进绩效考核中。此举对于成员的 职责划分十分明确,侧面也体现了利益合理分配。绩效考核本质上的作用是为了起到激励 作用而非惩罚,将成员的成果以绩效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用直观的数字刺激全员积极性, 提高成员工作热情度,侧面可以促进有效控制成本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起到了正向作用[25]。 在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成员根据自己分配的成本风险,有针对性有意识的进行 控制,不管对这个项目还是对员工本身,都是一种激励。

管理科学化:科学进行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的指标分析,例如技术、财务、管理、 自然等,并将这些指标分析贯穿运用于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建设中,全面保障项目成本风险 可控性 [26] 。

而未来社区的建设采用EPC的建设模式,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带方案出让土地 进行开发建设,用全过程咨询和EPC的模式来体现开发建设的优势。采用EPC的模式独立 单位单次招标总承包商在成本上做到有效控制,将合同成本压低于多单位总和的传统型的 发包成本。采用EPC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可以更好的弥补单一服务模式下可能引发的漏洞管 理等问题,各部分工程项目内容对接有序,整体全面性增强项目的品质建设。此外这种模 式能够有效引起承包商的创造力的迸发,促使新兴产品的出现,如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 术。

未来社区的打造主要包括九大场景如教育、健康、交通、低碳等,在价值宣传方面, 核心要专注于以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在内涵表达方面,侧重于十二字的表达,即和 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旨在构建一个高品质生活的能够让居民感受到温暖、舒适、 幸福的城市功能型单元[27]。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结合 CIM 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相关的业务 管理软件,实现总承包项目在成本、技术、施工、采购等全领域,对整个项目过程的数据 进行采集与分析进而达到精准管控项目成本与品质的目的,为整个项目周期从事前、事中 到事后的各项工作进程的评估提供高精准度工具。

3.2    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思路和流程

本文建立了总承包商视角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流程图,如图 3-1 所 示。依照流程图步骤分析该项目的成本风险因素,最后的得出了具体的成本风险影响因子, 此数据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帮助。

该流程基于三种分析法的层面分析识别了未来社区建设模式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因 素,三种分析法分别是文献资料分析法、实际案例分析法以及专家咨询法。当分析识别成 本风险因素后再进一步归纳整合,从范围、对象角度来确定各风险因素所能产生的影响。 此流程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明确识别项目成本风险因素的维度,为确定框架分析提供了基础。 第二步,确定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分析维度后,再度细分风险因素类别。

第三步,研读并分析项目成本风险因素以及风险评价相关文献资料后确定风险因素的 主体。

第四步,咨询 EPC 专家的意见并结合意见对成本风险因素进一步修正、优化并筛选。 第五步,确定未来社区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风险因素体系。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分析出项目建设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对于风险评估和 应对来说必不可少。一般是指在发生风险事件前,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 系统化的监测,并就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其缘由。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 础,也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专家调查法和分析法是当前最广泛受用的风险识别法。

专家调查法:一般而言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等是较为常用的专家调查 法,基于主观信息源的角度进行经验式的分析总结;分析法:与专家调查法相反,此方法 基于客观信息源的而角度进行项目风险结构分解,逐一找出问题所在[30]。故障树、概率树、 决策树等式常用的分析法。

德尔菲法最先于20世纪中期面世,又名也称问卷调查法,最初出现在美国兰德公司, 依靠专家的经验及直观判断能力对风险进行识别。其过程是:首先明确研究对象领域种的 专家并选定好人数,其次基于函询的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再反馈,一直循环往复 这个步骤直到各位专家就意见达成一致,作为风险识别的依据[31]。德尔菲法的专家相互匿 名,避免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对各种反馈信息集中统计处理,可将不同建议反馈给专家 们,实现信息的充分传递;能够充分发挥各位专家在相关领域的优势,集思广益,为识别 风险、解决问题提供广泛的思路。然而,德尔菲法的识别方法从专家的主观角度出发,受 个体主观因素、认知结构等的影响较大,时间成本损耗大,可以运用在大型工程中。

在总承包商视角下的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因素的收集过程中,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 献,并结合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对作者所在公司目前在建的未来社区项目的成本风 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识别和选取,邀请了公司在 EPC 工程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专家, 他们都参与过未来社区的设计或建造过程,具有丰富的EPC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在开放 并创造性的环境下讨论分析,尽可能列举出EPC模式下的未来社区工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 险。通过专家调研法和头脑风暴法,识别潜在的成本风险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讨论和项 目上的反馈,建立EPC模式下的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初步识别清单如表3-2所示:

表 3-2 EPC 模式下的未来社区项目成本风险初步识别清单

资金来源复杂,有些自筹部分依赖于项目的租售,对资金拨付产生影响项目初期定位不清晰项目拆迁延迟发生窝工损失征拆资金不足导致进度滞后编制估算或概算不满足建设标准存在重大漏项

未来社区项目合

同签订阶段

( B2)

工程进度款支付风险(C5)

人材机价格调差风险(C6)
因未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个别措施费用预
估严重不足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若因项目付款达
不到合同约定的比例,会存在一定的垫资
风险,影响项目成本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人材机调差往往 在竣工结算后才可支付,过程中承包人需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需求认知风

险(C7)

九大场景实现风险(C8)

未来社区模块化设计实现成本 

不可控风险(C11)

PC构件采购风险(C12)

招标采购阶段

(B4)       无价材料签复风险(C13)

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招标漏

项风险(C14)

工期延误成本不可控风险

( C15)

施工阶段( B5)

装配式工厂低(再)使用率风

险(C16)

CIM平台报价风险(C17)
承担价格上涨风险,占据了大量的项目现
金流,进而增加成本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功能需求不清晰、造价 超概;业主设计交底不充分导致施工图审 时间滞后 对未来社区九大场景的落地,对解决现阶 段问题和构建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创新 探索,形成可推广经验的场景,探索阶段 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经验,设计师经验问 题,不能及时提供与施工实际相匹配的设 计方案等,成本控制没有目标线

未来社区 EPC 大多为总价包干合同,合同 总价不易突破,但因设计单位未存在限额 设计,超过概算使施工成本增加 未来社区项目对空间集约化设计有明确的 指标要求,若因设计资源配置不到位,设 计计划管理不到位,发生出图时间滞后, 图审拖延,图纸不清,变更频繁,深化设 计不足等情形,影响工期进度 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和一体化优势广受 好评,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住宅建筑的发 展趋势之一就是智能化建筑,不过当前对于 系统的打造智能化建筑还缺少了具体实施 准则

未来社区项目对装配率有较髙的要求,PC

构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不成熟,深
化厂家较少

对清单中没有的无价材料询价、批复困难
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

EPC 模式下,项目具备边征拆、边设计、边 办证、边施工的特点,对此往往会因为征 拆进展缓慢,造成工期延误,装配式技术 不熟练,影响进度,难以控制拼装速度; 堆场环境恶劣;构件进货量太少;难以协 调;施工交叉作业;项目投建过程耗时耗 钱、动态变化的自然与工程环境,频繁的 设计变更。

PC 构件生产线整个过程工序繁杂,缺少后
续跟进反馈,没有完全利用生产线的效
能,致使资源浪费

CIM 数字化建设平台存在价格盲区,若工作
内容和界限不清晰,容易对成本产生未知
的风险,由城市至单体形成数据链

装配式工人不成熟造成工效降

低风险(C18)

九大场景落地费用超概算风险
( C19)

实现未来建筑场景时垂直运输

设备成本优化风险(C20)

完工验收协调风险(C21)

合同结算阶段

(B6)         质保运维风险(C22)

结算策划及资料编报风险

( C23)

缺乏专业技工人员,起吊工与安装工的作
业能力不均衡,关键技术人才不足

九大场景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落地阶段
和概算编制阶段间隔时间长,易超成本

生产运输吊装进度的协调性,按常规项目
考虑施工机械投入不足

EPC 项目特有的专项工程(如髙低压配电、

消防)等相关参建单位不配合验收,总体
验收延迟
质保责任错误分配,专业分包质保责任不
到位,运维管理不到位增加质保责任
结算成本分摊不合理,相关参建单位在结
算审核中不能及时配合

3.3    未来社区项目准备阶段的风险识别

在项目准备阶段,参与讨论的专家、同事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即从已经参与的项目 来总结分析遇到的风险项,讨论后得出未来社区 EPC 项目准备阶段的风险如下。

(1)  建设资金来源风险: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落实建设 资金。由于搭建未来社区时存在众多分化的项目建设,从实施到最后的运营都离不开资金 的投入。于地方财政而言,他们的重点是要平衡好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花费,使 得未来社区的建设是有章可循,井井有序的。项目进展前期需要就最坏的情况进行资金上 的安排,如此一来才能应对各种突发的资金风险而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避免因资金供应 不足而导致的项目中止的情况出现。此外,未来社区在各个环节包括人员配备到项目运营 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旦政府不能进行有效度的招商引进资金,金融机构不提 供足量的融资资金,民间投资少等资金获取途径都发挥不了作用时,未来社区建设就会遭 遇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在未来社区项目中,业主资金来源的自筹部分依赖于项目的租售, 不同业态的租售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资金拨付产生影响,这也是未来社区项目区别于 普通 EPC 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

(2)  项目建设定位风险:未来社区项目的建设定位和功能直接决定设计基础方向, 从而对整个工程的总投资产生影响,但目前未来社区项目多采用设计费、建安费总价包干 或平米包干的计价模式。比如台州某未来社区项目,业主在初设阶段无法确定回迁房是否 由政府提供精装修,住宅区块的外立面是采用较为髙档的铝板和石材外墙还是真石漆外墙, 业主若对项目建设定位和功能不清晰,在施工阶段容易导致频繁变更,带来项目成本难以 把控。

(3)征改拆风险:未来社区项目往往是设计工作和拆迁工作同时进行,更有甚者,设 计完成了拆迁方案还未确定,因此就存在因项目拆迁延迟发生停窝工损失的风险,征拆资 金不足导致进度滞后的风险,业主将征拆主体责任交给总承包方,若在征拆过程中发生意 外事件,那么产生的费用和工期延误都由总承包方承担。另外,若该地块存在历史遗留问 题,可能会在拆迁过程中存在阻扰等影响工期的行为,也有因劳动用工,安全施工等可能 引发有关部门的监管风险、因施工可能导致周边街道或周边居民向总承包方提出停工的风 险,从而影响总承包方的成本。

3.4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签订阶段风险识别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识别,与会专家主要通过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 经多轮对比筛选得到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如下:

(1) 投资估算/初设概算风险:因未来社区项目多采用EPC模式,EPC项目多为总价 包干合同,若业主不提出任何基于原设计方案的变更要求,合同总价不易突破,最后的结 算价即为总价包干的合同价和过程中业主签复的联系单之和。但在合同签订阶段,往往为 EPC 项目的初设阶段,此时项目工作范围及边界如表述不清,项目的建设标准、功能不明 确或因方案不清晰,投资估算在编制中存在重大项遗漏或标准依据较陈旧的风险,项目工 作范围存在不可测算风险的实施费用(如无定额可依据的施工措施费),签订的总价合同 可能存在不足以支付项目履约成本费用的风险。且未来社区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更难突破,合同总价即为项目成本控制的红线。若履约过程中业主提出了多次设计变更, 导致施工图纸相对初设图纸产生了多次调整,对项目工期和成本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投 资估算可能存在不满足项目建设标准及要求的风险。

(2) 工程款进度款支付风险:未来社区项目的投资规模大,专业分包众多,设计和 实施难度大,投资控制的难度也很大,对总承包商来说,若业主支付工程款不及时,项目 付款比例低于合同比例,存在的垫资压力大,融资成本上升,同时分供商也存在很大的付 款压力,则面临很高的成本风险。

(3) 人材机调差风险:人材机调差往往在竣工结算后才可支付,过程中承包人需承 担价格上涨风险,进而增加成本。

3.5    未来社区项目设计实施阶段风险识别

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在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针对现在未来社区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得到的风险项主要有如下几项。在未来社区 项目设计实施阶段,设计工作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经济一体化的设计牵头优势,针对 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以及招标控制价编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细化方案 和图纸,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变更和争议分歧,从设计阶段开始有效控制造价,合 理确定投资。设计实施阶段的风险如下:

(1)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需求认知风险:未来社区的土地带方案出让,也就是拿出完 善方案的时间要求比普通的EPC项目更提前,目前国内没有可参考项目案例,很多场景要 求也是在国内首次实施。且现在大部分未来社区项目还处于实施阶段,还没有进入结算的 项目,未来社区中的智慧管理设备、立体绿化、光伏一体化、海绵城市营造、居家养老系 统等、数字化应用等怎么落地和实现并没有模板可供参考,若业主暂时对未来社区的功能 需求不清晰,容易造成成本超概算的风险,业主对设计交底不充分导致施工图图审的时间 滞后带来一定的成本影响。

(2) 九大场景实现风险:设计单位对未来社区九大场景的落地,对解决现阶段问题 和构建未来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进行积极的创新探索,形成可推广经验的场景,探索阶段没 有形成可复制的经验,目前完整的参与未来社区项目设计的设计师并不多,不能及时提供 与施工实际相匹配的设计方案,导致成本控制没有目标线。

(3) 设计限额风险:因未来社区项目采用EPC模式,一般采用总价包干或限额模式, 除按合同约定因业主原因提出工程建设标准(如规模、能力、工艺、技术要求等)的改变 等导致工程量的变化外,合同总价不易突破。但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对九大场景、立体绿 化等设计标准暂时无法确定,或在概算阶段对施工措施费的考虑不够充分,一旦总价确定, 施工阶段的成本容易超。

(4) 空间集约化设计实现风险:未来社区的空间集约化设计体现在空间布局设计遵 循“疏密有致”的原则,基于功能复合的考虑,将可利用空间结合起来,衔接地上与地下 管廊形成集约化的建设布局,未来社区的设计探索“公共交通+社区”的 TOD 模式,依托 实施单元水路公交站站点,形成围绕公共交通的建筑布局特点,开发强度呈梯度式减弱, 打造高效便捷信息畅通的公共交通枢纽,要实现这些设计,对设计师的整体综合能力要求 极高,若因设计资源配置不到位,设计计划管理不到位,图纸不清,变更频繁,深化设计 不足等情形,影响工期进度从而影响未来社区项目成本。

(5) 未来社区模块化设计实现风险:未来社区项目对装配率有硬性要求,充分利用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全寿命周期,推广弹性可变房屋,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方式,保持建 筑使用的灵活性,提髙应对未来需求变化的响应,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智能 化建筑,不过当前对于系统的打造智能化建筑还缺少了具体实施准则,在设计实现的过程 中存在一定的成本风险。

3.6    未来社区项目招标采购阶段风险识别 

在未来社区项目的招标采购阶段,占据的比例非常髙,在这一阶段,未来社区 EPC 项 目的风险如下:

(1)  PC构件采购风险:PC构件是指成品混凝土构件由构件生产公司提供。未来社区 项目中的PC构件主要有叠合楼板、楼梯、ALC 一体化隔墙等,但PC构件的采购价格和项 目所在地和构件加工工厂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且因为目前生产技术有限,PC构件质量参 差不齐,产品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想要项目 PC 构件成本可以低于合同收入,对采购人员 的专业要求较髙。未来社区这样的大型项目,需要更加充足的分包分供资源以供遴选,若 缺乏分包资源,将面临成本增加的风险,在项目实际实施时,因当地供应商寡头垄断、联 合抬价,导致最终的采买价格髙于市场信息价。此外,未来社区项目的工期相对较紧张, 应提前梳理采购的顺序及界面划分,对潜在采购目标进行资源储备,以便积极贯彻采购计 划,使采购和施工可以合理衔接。若项目的工期长,那么成本增髙,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 材料成本等方面,而材料调差的费用往往在竣工结算阶段才可进行结算,也会造成项目的 成本增加。在某在建未来社区项目中,曾出现专业分包招标时,某供应商的投标报价大幅 低于其他投标人,最终中标,但是总承包商未对该供应商报价与其他供应商差距巨大的原 因进行分析,便定标。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该供应商以市场原因,无法采购到某种特 殊设备为由,推迟交付,合同没有履行完,并且导致关键路线上的工期整体延误,最终总 承包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处理后续遗留问题,给项目的成本带来巨大压力。

(2)  无价材料签复风险: EPC 项目的履约过程中,无价材料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 题,物价材料通常指没有信息价的那部分材料,这部分材料需要由参建各方一起完成市场 询价工作,并由跟踪审计确认价格,业主批复才可以完成批复,这一周期短则几个月,长 则到项目竣工还有大量的无价材料未签复,未来社区投资额大,相应的无价材料对应的金 额也很大,对总承包商来说付款压力就会很大,特别是在实际履约过程中,业主的审批流 程过长,不能及时支付,会对总承包商造成一定的压力。对总承包商来说,合同的收入对 应的是投标时的中标价,但付给材料商的支出往往是按当月的市场价进行结算,两者比较 就存在现金流紧张的风险。

(3)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招标漏项风险:未来社区的九大场景中的落地选择,智 慧数字化部分平台的搭建等都是第一次进行,若询价不充分对成本有很大的风险。

3.7    未来社区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未来社区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风险较为集中的阶段,在专家访谈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 较为多样化,在这一阶段,项目风险如下:

(1) 工期延误成本不可控风险:现在正在进行的未来社区项目都是边征拆、边设计、 边办证、边施工,对此往往会因为征拆进展缓慢、未完成、业主延迟办理的法律规定的许 可、批准或备案、设计出图延误、业主审图延误、设计要求变更、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不 符合合同要求、验收工作迟缓、延迟付款等各种非总承包商原因带来的工期延误,都会对 项目成本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2) 装配式工厂低(再)使用率风险和装配式工人不成熟造成工效降低风险:未来社 区项目对装配率有一定的要求,大型总承包商为节约成本通常会通过收购重组的方式建立 自己的装配式工厂和PC构件生产线,若后续没有持续的装配式项目跟进或未来社区项目 的所在地比较分散,那么装配式工厂的使用率没有想象中的高,对总承包商来说成本可能 远高于单纯的采购,同理,现在市场上成熟的装配式工人并不多,缺乏专业技工人员,起 吊工与安装工的作业能力不均衡,关键技术人才不足对项目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总承 包商来说挑选合适的工人还是选择自己培养一批有经验的专业技术工人,也是值得考虑和 衡量的。

(3)CIM 平台报价风险和九大场景落地费用超概算风险:九大场景建设是未来社区项 目的特色,但是在方案设计阶段,业主或总承包方对CIM平台的需求和定位并不清晰,在 概算阶段CIM平台的报价和九大场景的费用考虑往往参考同类型项目估了一个价格,在施 工阶段,很多功能需要具体落地,对未来社区的九大场景怎么落地,哪些场景需要重点介 绍也应该较为清晰,此时的产品清单非常详细,有可能拿到的产品报价高于概算阶段根据 方案考虑的风险,给项目带来成本压力。

3.8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结算阶段风险识别

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未来社区项目还在施工建设阶段,因此结算阶段的风险识别参考 EPC项目的成本风险进行,主要集中在过程中的变更索赔能否落地。对EPC项目来说, 大部分的合同均为总价包干合同,结算价=合同价+业主签复的联系单总价。但就目前公司 实施的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来说,过程中的变更索赔难以落地或者签复金额很低,主要 原因有(1)没有纸质的业主指令单支持:很多未来社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业主曾发布多 个设计变更的指令,但没有给纸质指令单,因项目工期紧张,业主向总承包方口头承诺将 来补充纸质文件,但直到项目竣工也没有补充相关纸质文件,在办理结算时遇到很多阻力, 业主多个项目管理人员离职或调任其他项目,最终 EPC 总承包商多个签证没有落地,而 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已经产生,对总承包商来说即存在亏损。(2)签证获得事实签复,但 没有具体金额:对很多在建 EPC 项目递交的工程签证单,业主可能缺乏驻场造价人员或 无全过程审计单位,工程部仅签复“工作内容属实,按合同口径签复”等内容,并未确定费 用,而为完成此项合同外的工作, EPC 总承包商需要将此部分费用支付给对应的分包商或 材料商,在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单位往往按定额口径或合同口径对此部分费用进行结算, 而合同外无法用定额组价的部分措施费用就没法得到确认,造成了总承包商的亏损。(3) 总承包商在对下分包结算的时候,需要将分包结算金额与对应的总包收入逐一夯实,防止 出现分包成本超过总包收入的情况,还应注意分包上报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的不 同。

3.9    本章小结

本章在介绍未来社区建设背景和未来社区 EPC 总承包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头 脑风暴、专家访谈和文献阅读等方法,对未来社区 EPC 项目准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设 计实施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合同结算阶段的各成本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 并对各个阶段的成本风险的表现进行描述和说明,为下文的风险评价打下基础。

4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4.1评价方法选择

风险评价指利用某种特殊的手段基于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进而评 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目前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蒙特卡洛 法、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函数法 和灰色评价法等等。专家打分法是指专家依靠经验和其主观态度直接对风险因素和其影响 程度打分,根据打分的情况判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与风险等级。德尔菲法是通过咨询— 反馈—咨询—反馈如此循环往复的机制进行最终得到几乎趋于一致的意见。蒙特卡洛法是 将项目目标变量(风险评价指标)和各个风险变量利用数学模拟模型进行概率分布表述, 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性选择随机数,依据随机数分布在各个风险变量的概率取值进而计算出 项目目标的变量,多次反复计算即可以得到方差、概率分布和期望值等指标,将各种情况 绘制成累计概率图,适应于多个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假定不变量的其他风险 因素,评估某个变量风险因素因敏感度动态变化对项目目标变量的影响,变动幅度和临界 值以计算敏感系数,之后根据敏感系数进行敏感性排序。事故树分析法FTA是指事故树分 析法具有层级性,从最顶层的可能事故开始进行分析,从上到小逐一级进行原因的查找直 到找出基本缘由事件,这个原因包含了直接的和间接的。当基本原因事件确立后绘制逻辑 图,清晰表达从顶层事故到基本事故之间的逻辑。事故树分析法常见于安全系统工程中, 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根据事故树结构可知,运用这个方法能够分析单一构件,也能够 分析多个构件。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看作为一个系统,基于多目标的 内涵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层次的内容,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层次单排序代表了其指标的权数,从多个机制角度看问题,优化多方案决策的系统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原理。首先用AHP确定各风险权重,然后利用隶属度原 则将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确定,最后评价各个风险及项目的风险水平。定量和定性分析难 以量化的风险因子例如法律变动进而理性分析,规避偏差,规避风险。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ANN是在规则学习或者是自由组织的过程中利用已构建的神经元网络连接建立非线性数学 模型,以多次进行的方式通过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对多次结果进行对 比并修正,进而不断缩小输出结果与实际值的差距。函数法将定性的评价转化成为数字进 行定量的分析,基于功效值表,变量为数字并代入数学函数公式中对各类风险因素等级进 行计算。灰色评价法将系统信息分为黑白灰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信息清晰度表达,白色代 表信息完全可见,黑色代表信息未知,灰色则指信息清晰度介于两者之间,灰色部分的信 息清晰度可以被白化,也就是利用已知信息填补。灰色聚类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灰色评 价法中常见的两类。通过判断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或者相异的程度来表明它们之间的 关系的方法即为灰色关联分析法。

由于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来源广泛,涉及的层面众多,且本身自带不确定性。 本文联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风险因素评价法,评价未来社区 EPC 项目的成本风险。首 先,基于熵权法的工作原理对各层级风险指标权重进行分解,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 已构建的多层指标体系进行细化的指标评价,最后得到数值反映各风险因素的影响力大小, 数值是绝对客观公正化的,规避了不合理的标准产生的误差。

4.2    结合熵权法和模糊综合法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等级评价

基于成本风险出现的次数几率和产生的损害两个指标划分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 险等级。对于项目成本风险等级,总共划分为五级别,即风险很低(1)、 风险较低(3)、 风险一般( 5 ) 、风险较高(7) 、风险很高( 9 ) 。风险等级越高意味着带来的损害程度越大, 并且还代表着这个风险因素对成本的影响越大。等级的数值是在一个层级里的各因素之间 对成本的影响力大小。

4.2.1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级专家打分

查德教授提出的模糊数学被应用到各类综合评价当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由此产生 的。通常数字不能直接量化的概念即为模糊概念,例如“高风险”等。在需要评价其实际 作用时,往往用模糊概念来形容的事件即为模糊事件,表明对其的界定并不具体。利用模 糊数学的机制将其引入到模糊事件的评价中去进行问题解决,这类方法即为模糊综合评价 法。其运作原则是:首先明确指标的权重,其次构建数学模型,然后确定数学模型中的最 大值(参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最后得出结论(重要程度值=评价结果)。其具体操作如 下:

(1)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级专家打分

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经定性风险评价后,其指标的权重的量化结果并不客观,受人为 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得出的权重量化值缺少了严谨性。因此,本文将德尔菲法引入到模 糊综合评价法的方式来确定未来社区 EPC 项目典型成本风险因素的权重,规避了专家主 观经验式评价法带来的不精准性评价结果。

在调研过程中,首先收集调查问题的相关信息,包括要求、背景材料、预测结果的影 响文件等,资料收集齐全后统一发给专家,同时询问专家们有没有必要进行资料补充,若 需进行资料补充,则再收集并整理统一再发给专家组,之后等待反馈。专家在阅读熟悉手 中的项目材料之后,做出各预测问题的评价,绘制图表记录每位专家首次评判结果,再度 返给专家,专家根据绘制的图表信息了解其他专家的评价结果,之后对自己的评价结果进 行修正。最后再重新收集修正后的专家意见。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各位专家就评判结果达 成一致为止,流程结束,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

项目成本风险评级专家打分表如表4-1所示,其中指标为上文识别的风险因素:

表 4-1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级专家打分表

一级指标

风险评级专家打分法结果 二级指标

很低   较低 一般 较高 很高

建设资金来源风险(A1)

未来社区项目

准备阶段(A)

项目建设定位风险(A2)

未来社区项目用地征改拆风险(A3)

未来社区项目 合同签订阶段

( B )

投资估算/初设概算风险(B1)

工程进度款支付风险(B2)

人材机价格调差风险(B3)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需求认知风险

( C1 )

九大场景实现风险(C2)

设计阶段(C)

设计限额风险(C3)

空间集约化设计实现风险(C4) 未来社区模块化设计实现成本不可控   风险(C5)

PC构件采购风险(D1)

招标采购阶段 ( D )

无价材料签复风险(D2) 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招标漏项风险

( D3)

工期延误成本不可控风险(E1)

装配式工厂低(再)使用率风险

( E2)

施工阶段(E)

CIM平台报价风险(E3) 装配式工人不成熟造成工效降低风险

(E4)


 

 

九大场景落地费用超概算风险(E5)

实现未来建筑场景立体绿化时垂直运

输设备优化风险(E6)

完工验收协调风险(F1)

质保运维风险(F2)

结算策划及资料编报风险(F3)

(1)首先建立专家评价矩阵。若某一级指标的二级风险指标有"个,由专家对该层风 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统计其评价结果,结果按照从“很低”到“很高”5 个等级 进行排列,并构建本层一级指标下的专家评价矩阵B。如未来社区项目准备阶段的一级指

标(A)中包含3个二级风险指标,则构建的专家评价矩阵为3X5的矩阵,如下:

bm1bm2L          b

其中:i = 1,2,L ,m; j = 1,2,L ,n (m=3, n=5)

由于一级指标共 6 个,故共有六个专家评价矩阵。下文都以指标 A 为例给出公式。

(2)根据对应一级指标的专家评价矩阵建立测量度向量矩阵。将初始专家评价矩阵矩 阵中各指标统一度量化,那么第 j 项风险因素指标值对应的比重为:

bij

Pj =;

n

工b

j=1

(式 4-2)

对应的测量度矩阵为:

~ P11

P12

L

P1n "


PA) =(Pij )mXn =

P21

M

P22

M

L

M

P2n

M



_Pm1

Pm2

L

Pmn _

(式 4-3)

 

4.2.2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类型的熵权法值计算

熵表示将获取到的信息的不确定性用量度的形式反射出来。指标涵盖的信息越多,其确定 性信息就越多,不确定性值小,进而熵值就较小,代表着熵权越大,也就意味着这个指标 的重要性越靠前。根据熵的作用机制,将其应用到未来社区 EPC 项目中,对各阶段成本风
险因素的熵值进行排序。由式2-4—式2-8可计算得到第7个专家的熵为出,对应指标的 信息效用值,从而得到第i个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二级指标的熵权、一级指标A下 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通过专家权重向量与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等级评价矩阵B相乘,计 算出各个风险指标的评价值。

4.2.3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1) 确定所研究对象评价因素集U。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价中而言,各风 险因素指标的集合代表着因素集。基于上述表4-2识别的EPC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将项目 中的各类成本风险评价对象进行不同层级的因素集分类。一级评价指标中的一级评价因素 集,用U = {U1,U2,L U” }表示;二级评价指标中的二级评价因素集,用U ={U 1,U 2,L ,U7n } 表示,其中Un代表第n个二级评价指标对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产生的风险影响。

(2) 建立评语集V = {v1, V2,L , Vn },一般指专家基于经验和自身习得的知识评价各风

险因素的结果。本文将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分为了 5个评价等级,即V =(风险很 低,风险较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很高),并对评价等级赋值,便于进行参数化处 理,如表4-2所示。风险评价的参数列向量X = (1,3,5,7,9『由各数值区间的中位数计算得 出,并就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正确评价。

表4-2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价相对等级度量值

评价等级

风险很低

风险较低

风险一般

风险较髙

风险很髙

区间

0~2

2~4

4~6

6~8

8~10

中位数

1

3

5

7

9

(3)构建模糊关系矩阵R,即建立二级指标U = {U1,U2丄,U”}到V = {v1,v2,L ,vn}的 

模糊关系矩阵:

21        22         23         24         25

MMMMM

f Y Y Y Y

”1       ” 2      ”3        ” 4      ”5

(4)建立权重集W。利用熵权法对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立,计算得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向量W =(必1,必2丄,W”),以此再确定一级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

W =(W1,W2,L ,Wn )

(5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基于已确定的二级评价指标权重Wi对各二级评价指标 U ={Ui1,Ui 2,L ,Uin }作一级综合评判:

Bi =Wi •Ri ,(i =1,2,3,L ,n)                                                                     (式 4-9)

通过参数化的处理评判结果Bi,进而得出各一级模糊综合风险指标评价值为:

Yi = Bi • XT (i =1,2,3,L ,n)                                                                 (式 4-10)

基于各一级综合评价结果搭建整体风险评价矩阵 R =[B1,B2,L ,Bn] ,并参照每一级风 险指标因素的综合权重向量W = (W1,W2,L ,W” )对一级因素模型U = {U1,U2,L ,U” }作最终 的模糊综合评判,公式为:

B =W •R                                                                              (式 4-11)

参数化处理总评价结果,基于总参数列向量X = (1,3,5,7,9『,对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 风险的总评价值为:

S = B ・ XT = W ・ R ・ XT                                                     (式 4-12)

利用评价值对照评价等级区间表确定各风险因素对于成本的影响水平,运用权重排序 确定重要性成本风险因素,根据结果所指向的风险因素采取对应的防范应对举措。

4.3      围绕风险因素的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

根据附录中未来社区 EPC 项目造价风险各项因素发生概率调查问卷,通过专家的评 价,对各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大小进行赋值,使用剪裁平均法计算各项风险因素 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大小,计算置信区间,编制成表格,未来社区 EPC 项目造价风险各项因 素发生概率模板见表 4-3,未来社区 EPC 项目造价风险各项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模板见表 4- 5。 使用 SPSS 26.0 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假定置信水平为 95%,计算每项造价风险因素发生

概率的置信区间。

表 4-3 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发生概率

项目阶段

发 置信 置信 生

风险项               具体风险因素描述                 区间 区间

概 下限 上限


 

 

未来社区项目准备 阶段(A)

建设资金来源风 险(A1)

资金来源复杂,有些自筹部分依赖于项 目的租售,对资金拨付产生影响

P1

P1-1

P1-2

项目建设定位风 险(A2)

项目初期定位不清晰

P2

P2-1

P2-2

未来社区项目 用地征改拆风

险(A3)

项目拆迁延迟发生窝工损失

P3

P3-1

P3-2

征拆资金不足导致进度滞后

P4

P4-1

P4-2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 签订阶段(B)

投资估算/初设 概算风险

(B1)

编制估算或概算不满足建设标准

P5

P5-1

P5-2

存在重大漏项

P6

P6-1

P6-2

因未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个别措施费用 预估严重不足

P7

P7-1

P7-2

工程进度款支付 风险(B2)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若因项目付款 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比例,会存在一定的 垫资风险,影响项目成本

P8

P8-1

P8-2

人材机价格调差

风险(B3)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人材机调差往 往在竣工结算后才可支付,过程中承包 人需承担价格上涨风险,占据了大量的   项目现金流,进而增加成本

P9

P9-1

P9-2

设计阶段(C)

业主对未来社区 的需求认知风险

(C1)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功能需求不清晰、造 价超概;业主设计交底不充分导致施工 图审时间滞后

P10

P10­

1

P10­

2

九大场景实现风

险(C2)

对未来社区九大场景的落地,对解决现 阶段问题和构建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进行 创新探索,形成可推广经验的场景,探   索阶段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经验,设计师 经验问题,不能及时提供与施工实际相 匹配的设计方案等,成本控制没有目标 线

P11

P11­

1

P11­

2

设计限额风险

( C3)

未来社区EPC大多为总价包干合同,合 同总价不易突破,但因设计单位未存在 限额设计,超过概算使施工成本增加

P12

P12­

1

P12­

2

空间集约化设计

实现风险(C4)

未来社区项目对空间集约化设计有明确 的指标要求,若因设计资源配置不到 位,设计计划管理不到位,发生出图时   间滞后,图审拖延,图纸不清,变更频 繁,深化设计不足等情形,影响工期进 度

P13

P13­

1

P13­

2

未来社区模块化 设计实现成本不 可控风险(C5)

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和一体化优势广 受好评,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住宅建 筑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智能化建筑,不   过当前对于系统的打造智能化建筑还缺 少了具体实施准则

P14

P14­

1

P14­

2


 

 

招标采购阶段(D)

PC 构件采购风 险( D1)

未来社区项目对装配率有较髙的要求,

PC 构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不成

熟,深化厂家较少

P15

P15­

1

P15­

2

无价材料签复风 险(D2)

对清单中没有的无价材料询价、批复困 难

P16

P16­

1

P16­

2

九大场景特色清 单项目招标漏项

风险(D3)

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

P17

P17­

1

P17­

2

施工阶段(E)

工期延误成本不

可控风险(E1)

EPC模式下,项目具备边征拆、边设 计、边办证、边施工的特点,对此往往 会因为征拆进展缓慢,造成工期延误, 装配式技术不熟练,影响进度,难以控   制拼装速度;堆场环境恶劣;构件进货 量太少;难以协调;施工交叉作业;项 目投建过程耗时耗钱、动态变化的自然 与工程环境,频繁的设计变更。

P18

P18­

1

P18­

2

装配式工厂低

(再)使用率风

险(E2)

PC构件生产线整个过程工序繁杂,缺少 后续跟进反馈,没有完全利用生产线的 效能,致使资源浪费

P19

P19­

1

P19­

2

CIM 平台报价风

险(E3)

CIM数字化建设平台存在价格盲区,若

工作内容和界限不清晰,容易对成本产 生未知的风险,由城市至单体形成数据 链

P20

P20­

1

P20­

2

装配式工人不成 熟造成工效降低

风险(E4)

缺乏专业技工人员,起吊工与安装工的 作业能力不均衡,关键技术人才不足

P21

P21­

1

P21­

2

九大场景落地费 用超概算风险 (E5)

九大场景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落地阶

段和概算编制阶段间隔时间长,易超成 本

P22

P22­

1

P22­

2

实现未来建筑场 景时垂直运输设 备成本优化风险

(E6)

生产运输吊装进度的协调性,按常规项

目考虑施工机械投入不足

P23

P23­

1

P23­

2

合同结算阶段(F)

完工验收协调风

险(F1)

EPC项目特有的专项工程(如髙低压配 电、消防)等相关参建单位不配合验 收,总体验收延迟

P24

P24­

1

P24­

2

质保运维风险

(F2)

质保责任错误分配,专业分包质保责任 不到位,运维管理不到位增加质保责任

P25

P25­

1

P25­

2

结算策划及资料

编报风险(F3)

结算成本分摊不合理,相关参建单位在 结算审核中不能及时配合

P26

P26­

1

P26­

2


 

 

表4-4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项目阶段

风险项

具体风险因素描述

影 响 大 小

置信 区间 下限

置信 区间 上限



建设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复杂,有些自筹部分依赖于项

L1

L1-1

L1-2



风险(A1)

目的租售,对资金拨付产生影响


未来社区项目准备

项目建设定位

风险(A2)

项目初期定位不清晰

L2

L2-1

L2-2


阶段(A)

未来社区项目 用地征改拆风

项目拆迁延迟发生窝工损失

L3

L3-1

L3-2



险(A3)

征拆资金不足导致进度滞后

L4

L4-1

L4-2




编制估算或概算不满足建设标准

L5

L5-1

L5-2



投资估算/初 设概算风险

存在重大漏项

L6

L6-1

L6-2



( B1 )

因未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个别措施费用

L7

L7-1

L7-2


未来社区项目合同 签订阶段(B)


预估严重不足


工程进度款支 付风险(B2)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若因项目付款 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比例,会存在一定的

L8

L8-1

L8-2



垫资风险,影响项目成本







未来社区项目总投资大,人材机调差往






人材机价格调

往在竣工结算后才可支付,过程中承包

L9

L9-1

L9-2



差风险(B3)

人需承担价格上涨风险,占据了大量的




项目现金流,进而增加成本






业主对未来社

业主对未来社区的功能需求不清晰、造


L10-

1




区的需求认知

价超概;业主设计交底不充分导致施工

L10

L10



风险(C1)

图审时间滞后






对未来社区九大场景的落地,对解决现   阶段问题和构建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进行






九大场景实现

风险(C1)

创新探索,形成可推广经验的场景,探 索阶段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经验,设计师   经验问题,不能及时提供与施工实际相 匹配的设计方案等,成本控制没有目标

L11

L11-

1

L11-

2


设计阶段(C)


线






设计限额风险

( C3)

未来社区EPC大多为总价包干合同,合 同总价不易突破,但因设计单位未存在

L12

L12-

1

L12-

2



限额设计,超过概算使施工成本增加




空间集约化设

计实现风险 ( C4)

未来社区项目对空间集约化设计有明确 的指标要求,若因设计资源配置不到 位,设计计划管理不到位,发生出图时

L13

L13-

L13-



间滞后,图审拖延,图纸不清,变更频 繁,深化设计不足等情形,影响工期进

1

2











  



未来社区模块

化设计实现成 本不可控风险

( C5 )

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和一体化优势广   受好评,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住宅建 筑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智能化建筑,不 过当前对于系统的打造智能化建筑还缺

L14

L14-

1

L14-

2


少了具体实施准则





PC 构件采购风

险(D1)

未来社区项目对装配率有较髙的要求, PC 构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不成

L15

L15-

1

L15-

2


熟,深化厂家较少



无价材料签复

对清单中没有的无价材料询价、批复困

L16

L16-

L16-


招标采购阶段(D)    风险(D2)

1

2


九大场景特色 清单项目招标

九大场景特色清单项目


L17-

L17-


L17


漏项风险


1

2


(D3)






工期延误成本

不可控风险 ( E1)

EPC模式下,项目具备边征拆、边设 计、边办证、边施工的特点,对此往往   会因为征拆进展缓慢,造成工期延误, 装配式技术不熟练,影响进度,难以控

L18

L18-

L18-


制拼装速度;堆场环境恶劣;构件进货 量太少;难以协调;施工交叉作业;项 目投建过程耗时耗钱、动态变化的自然

1

2








与工程环境,频繁的设计变更。





 


装配式工厂低

(再)使用率 风险(E2)

PC构件生产线整个过程工序繁杂,缺少 后续跟进反馈,没有完全利用生产线的 效能,致使资源浪费

L19

L19-

1

L19-

2

施工阶段(E)

CIM   平台报价风

险(E3)

CIM数字化建设平台存在价格盲区,若 工作内容和界限不清晰,容易对成本产 生未知的风险,由城市至单体形成数据   链

L20

L20-

1

L20-

2


装配式工人不   成熟造成工效 降低风险

( E4)

缺乏专业技工人员,起吊工与安装工的 作业能力不均衡,关键技术人才不足

L21

L21-

1

L21-

2


九大场景落地 费用超概算风 险(E5

九大场景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落地阶

段和概算编制阶段间隔时间长,易超成 本

L22

L22-

1

L22-

2


实现未来建筑 场景时垂直运 输设备成本优 化风险(E6)

生产运输吊装进度的协调性,按常规项 目考虑施工机械投入不足

L23

L23-

1

L23-

2

合同结算阶段(F)

完工验收协调

风险(F1

EPC项目特有的专项工程(如髙低压配 电、消防)等相关参建单位不配合验 收,总体验收延迟

L24

L24-

1

L24-

2


 

 

质保运维风险 质保责任错误分配,专业分包质保责任           L25- L25-

L25

(F2)               不到位,运维管理不到位增加质保责任           1             2

结算成本分摊不合理,相关参建单位在        L26- L26-

结算审核中不能及时配合         L26          1             2

计算所得的发生概率P和影响大小L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 4-13 )

其中:P为成本风险发生的概率,本文中各项成本风险发生的概率用专家评价结合剪 裁平均法确定,L为成本风险发生后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大小,本文中各项成本风险对项目 成本的影响大小用专家评价平均法确定。

最终计算的风险值R通过大小排序后确定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的风险大小, 将风险值进行等级划分,得到未来社区 EPC 项目成本风险评价的结果,风险等级划分见

表 4-6 。

表 4-5 风险等级的划分

风险等级

风险值R

I级

0<I级 <0.1

II级

0.1<II 级<0.3

III级

0.3<III 级<1

 4.4      本章小结

本章构建了两种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评价体系,首先使用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综 合评价法计算了未来社区EPC项目成本风险。

对Z公司已完的10个未来社区EPC项目进行梳理、分析,使用专家访谈法,初步识 别项目成本风险,通过两轮德尔菲技术调查,完善风险清单,最终识别未来社区EPC项目 成本风险因素共32项,并对每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

针对已识别的 32 项成本风险因素,使用问卷调查法,组织专家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对 成本的影响大小进行评判,并对专家的评判结果赋值,使用平均法计算项目成本风险因素 的风险值,并对风险因素进行评级。

天天论文网
专注硕士论文服务

24小时免费热线

SERVICE ONLINE

13503820014

手机扫描二维码

收缩
  • 电话咨询

  • 138382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