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1 日期:2022-09-23 16:10:06 点击:260
第四章 ZMMD 公司发展条件分析
发展条件是影响企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ZMMD公司经过十余年的 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经营劣势,本章主要对ZMMD公 司的资源条件、能力条件等进行分析,为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依据。
4.1 资源条件分析
4.1.1 环境资源
ZMMD 公司厂址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工业用地,建设区域为荒漠沙地,区域 内无岩浆活动,无植被和草地。全旗范围地质结构简单,属弱震区。公司建址的 场地范围内没有出现土洞、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乌审旗境内地表水系 的外流区域主要为东南部的无定河及其水系河流—红柳河、纳林河、海流图河、 白河,流经无定河镇、苏力德苏木、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镇及图克镇南的部分 地域,流域面积 6940.79 平方公里。公司所在地公路交通便利,与乌审旗政府、鄂 尔多斯市,乌海市,首府呼和浩特市,陕西榆林市等均有干线公路相连,各条高 速、国道、市县乡道均已实现互联互通,出行十分便捷。公司选址水资源丰富、 对于用水需求量大的煤化工企业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另外 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运输。
图 4-1 ZMMD 公司在鄂尔多斯市位置图
数据来源:ZMMD公司官网
公司厂址东侧为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远兴江山化工有限公司、毛乌素生 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等;西为铁路专用线;南、北侧为工业园区预留空地、道路等。 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是依傍苏里格气田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 甲醇的化工企业,2007年 100万吨/年甲醇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当时国内技术和规 模领先的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内蒙古远兴江山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 经营二甲基甲酰胺、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液氨的生产销售,以及化工和能 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于 2009年正式进入商业 化运行,是选择利用当地丰富的沙柳等沙生灌木生物质资源产生“绿色电力”的 产业路线,每年可以消耗沙柳约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 20万亩;所发电力用于 乌审召工业园区使用,累计发电 10亿多度。公司环绕周边甲醇企业,降低了原料 的运输成本,而甲醇制烯烃的主要成本是原料成本,而原料成本中,运输成本占 主要成分,这就大大提高了 ZMMD公司的原料成本优势。
4.1.2 技术资源
ZMMD 公司拥有多项国内外一流的生产工艺和专利技术、对推动公司煤化工的高 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生产技术部门、中心积极探索努力钻研,在长期稳 定生产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未来公司发展所必须的技改和科研项目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和储备公司重点科技项目9项, 如表4-2 所示,在专利方面,通过生产自主创新,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有 53 项专利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33 项 (其中发明专利 5 项 ) 专利获得授权。
表 4-1 公司科技项目情况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投资 (万元) | 起止时间 | 合作厂家 |
1 | 碳四加氢装置丁烯-1 扩产工艺改进项目 | 重点科技 项目 | 310 | 2017.01-2017.12 | 自主研发 |
2 | DMTO 装置急冷水 过滤器改造项目 | 重点科技 项目 | 500 | 2017.01-2019.12 | 黑珀上海工程技 术有限公司、品 孚罗特过滤设备 (北京)有限公司 |
3 | DMTO 装置提高双 烯收率项目 | 重点科技 项目 | 1190 | 2017.01-2017.12 | 自主研发 |
4 | DMTO 浓缩水油水 破乳分离技术开发 及应用 | 重点科技 项目 | 190 | 2018.01-2019.12 | 新兴能源科技有 限公司、湖州深 净环境科技有限 公司 |
30
数据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续表 4-1 公司科技项目情况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投资 (万元) | 起止时间 | 合作厂家 |
5 | 三维可视化智能巡 检系统 | 重点科技 项目 | 325 | 2018.01-2019.12 | 中煤信息技术(北 京)有限公司 |
6 | DMTO 装置智能控 制项目 | 重点科技 项目 | 350 | 2018.01-2019.12 | 北京国控天成科 技有限公司 |
7 | 烯烃分离装置甲烷 氢深冷回收项目 | 重点科技 项目 | 960 | 2018.09-2019.12 | 北京恒泰洁能科 技有限公司 |
8 | 循环水风机水泵节 能优化升级改造 | 重点科技 项目 | 400 | 2019.01-2020.12 | 中化工程沧州冷 却技术有限公司 |
9 | 蒸汽动力系统优化 技术研究 | 重点科技 项目 | 280 | 2019.01-2019.12 | 北京清大五环节 能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4.1.3 人力资源
ZMMD 公司始终坚持薪酬管理四大原则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原则, 向关键岗位和生产一线岗位倾斜,优化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权、责、利” 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坚持“标准合理、管 理科学”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
目前ZMMD公司在册职工745人,其中操作岗位507人,占员工总数的68.05%; 专业技术岗位125人,占员工总数的16.78%;管理岗位107人,占员工总数的 14.36%。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人员总量不断增多,从2011年的80人发展到2021 年的 745 人,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也有上升。职工队伍年龄及文化结构见表:
表 4-2 ZMMD 公司在岗职工年龄结构
年龄 | 29 岁以下 | 30-39 岁 | 40-49 岁 | 50-54 岁 | 55 岁以上 |
人数 | 284 | 295 | 113 | 41 | 12 |
占比 | 38.12% | 39.60% | 15.17% | 5.50% | 1.61% |
资料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31
表 4-3 ZMMD 公司在岗职工文化结构 | 对比表 | ||
学历 | 大专以下占比 | 本科占比 | 研究生及以上占比 |
ZMMD 公司 | 41.07% | 57.19% | 0.74% |
中天合创 | 57% | 37.7% | 5.3% |
中石化川维 | 60.8 | 31.83 | 6.36 |
资料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与中天合创、中石化川维相比,公司拥有本科以上知识水平的人员 58%,相 对较多,且人才队伍趋向年轻化,这对公司未来科技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有一定 推动作用,但是本科学历是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方面,公司要做足人才储备方面 的准备工作。
4.1.4 品牌资源
ZMMD 公司作为央企,一直以来始终以“精细化管理、系统化创新、差异化 竞争、智能化发展”为经营理念,以“奉献优质能源化工产品,打造绿色人本幸 福企业”为使命,贯彻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要求,把握两化融合产业升级机遇,努 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疫情防控期间,高度重视,把打赢疫情防控 阻击战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做到 了疫情防控零感染。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和中煤集团号召,切实担负起中央企业 的使命与担当。在接到紧急转产任务后,克服了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艺 联锁复杂、人员不足等困难,历时 11小时成功实现转产,累计生产聚丙烯纤维料 (Z30S)1.58万吨,为全国医用口罩、防护服等急需防疫物资应急保供提供了原材料 支持,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国资委及中煤集团的高度赞扬,被中央电视台、内 蒙古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转载报道,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评为“中央企业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被选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生态 文明实践站”试点单位,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公司生态文明实践工作进行考察,对 公司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驻地方中央企业,公司在谋 求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及定点扶贫任务。定点帮扶、实地考察确 保帮扶资金到位,公司积极参与开展教育扶贫、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购买贫困地 区农产品等扶贫活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高度重视驻地人才的就业工作, 多措并举,开展招聘工作,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为推进乌审旗地方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4.2 能力条件分析
4.2.1 技术创新能力
ZMMD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利用,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成果转化,以科 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成立 7 个创新工作室和20个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带头作用,围 绕制约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对公司技术进步、 产能挖潜、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与大连化 物所、新兴能源、洛阳院、催化剂供应商合作,通过采用新型催化剂,碳四预积 碳先进技术,持续开展双烯耗甲醇研究,双烯甲醇单耗由2016年的3.126t/t降至 目前的2.91t/t,累计节省甲醇42.7万吨,累计创效6亿元。积极开展DMTO产品 气乙丙比研究,通过增产丙烯,解决了聚乙烯装置负荷受限和聚丙烯装置原料不 满的难题,最大程度挖掘现有各装置潜能,乙丙比与同行业(1.07t/t)相比降低 0.082t/t,每年多产聚烯烃3万吨左右,创效5000-6000万元。2016年碳四装置采 用加氢反应器注入CO抑制剂,提高了加氢选择性,丁烯-1年增产1.12万吨,创 效约3000万元; 2018年聚乙烯装置采用尾气膨胀深冷回收技术,年回收乙烯、丁 烯-1、异戊烷等2000吨; 2019年烯烃分离装置采用回收燃料气中的丙烷,年丙烷 产量增加5000吨,属于行业首创。持续开发两聚差异化产品, 2016年投产至今, 共开发生产20个差异化产品32.7万吨,创效近亿元。ZMMD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在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未来发展 中公司应加强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提高科技研发项目的水 平,创造出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科技含量高的科研成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 提升。
4.2.2 市场销售能力
ZMMD 公司煤化品销售中心设立办事处,负责驻厂代销副产品以及主产品的 物流管理。主产品为集团统一销售,纳入股份公司集中销售的煤化品自发运装车 后(汽运为装上汽车出厂后,铁运为上站装上火车后)统一由总部负责。副产品中煤 化销中心代为销售,产品出厂后统一由办事处负责,厂内储存、装运等工作由公 司负责,客户与公司统一结算,办事处负责销售各个环节的实施。公司投产后, 产品为集团统一销售,由股份公司化销中心负责客户准入、制定销售策略、产品 发运,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南等区域。副产品主要以当地销售、客户自提为主,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区域。2016至2020年公司主产 品销量见表4-4 。 2016 至2020 年公司副产品销量见表4-5。
表 4-4 2016-2020 年公司 | 主产品销量表 | |||||
产品名称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聚乙烯 | 240536.16 | 332394.95 | 383225.46 | 387337.81 | 387363.53 | 1730857.91 |
聚丙烯 | 227035.29 | 292601.83 | 361693.45 | 347099.50 | 363497.53 | 1591927.59 |
数据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表 4-5 2016-2020 年公司副产品销量表
产品名称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合计 |
MTBE | 4568 | 5639 | 5993 | 6032 | 6514 | 28746 |
2-丁烯 | 56578 | 58019 | 55970 | 57211 | 53266 | 281044 |
混合碳五 | 29930 | 37659 | 41762 | 44602 | 48351 | 202303 |
丙烷 | 12756 | 17439 | 19839 | 21936 | 14316 | 86285 |
液氮 | 4392 | 4054 | 1969 | 4638 | 5005 | 20058 |
数据来源:ZMMD公司内部数据整理
结合政策走向、紧密跟踪国际形势、国际原油上涨等形势变化,及时把握市 场,将市场实际供应量及终端客户装置实际用量相结合定价。化销办事处负责提 报《副产品价格建议书》,经报公司价格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最终定价。
4.2.3 资产管理能力
公司对于资产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收支两条线、统一调拨等方式进行。针对 流动资产,资金全面纳入中煤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结合公司实际,严格按照 “三重一大”相关制度,履行申请、审批、审核、入账、支付程序,以确保资金 运作安全。针对现金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公司严格执行 现金管理“十不准”不得私设“小金库”,严禁公款私用。针对银行账户管理,在 集团公司确定的银行系统内开立银行账户,建立网上银行系统。银行账户的开立 和撤销,上报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审批,并将开户情况报集团结算中 心备案;严格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年度预算总体控制下,强化日常资金收支的计划性,公司 严格按照资金预算统筹安排资金,对于无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原则上不予安排 付款。针对应收及预付款管理,定期分析应收款形成原因、账龄、规模情况,计 提坏账准备情况,对方单位还款能力分析;督促相关部门清理应收款项,定期核对账务。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明晰产权关系,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提高固定资 产使用效率,结合实际,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归口管 理、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每年年底组织资产核盘工作,编制 盘点计划、实施盘点工作、出具盘点报告,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针对无形资 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各类办公软件、企业网站、生产装置工艺包等,采用直 线法进行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会计年度末,对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 进行复核。资产管理是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将会给 企业带来经营和管理上的困难,ZMMD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 前列,为更好的降低资本的投入和使用成本、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的利用 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2.4 安全环保管控能力
公司始终坚持“安全为天、生命至尊、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 针,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机制,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加强过程安全管控,深化科技强安,努力提 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从“被动防范”向“源头治理”,从“事后查处”到 “事前防控”的转变,不断朝着世界一流的本质安全型能源企业迈进。强化安全 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力度对生产 现场进行全过程的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为安 全生产的监督控制提供了可靠保证。完善和创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完 善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群防群治、全员参与的安全 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安全生产的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筑 起了安全生产牢固防线。公司从企业长远发展和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出发,针对项 目涉及和建设过程中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得进行了一系列加强 清洁生产和落实各项治理措施的工作。坚持秉承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源头减量、中间管控、末端治理”的原则,积极探索清洁生产、低碳环保 的发展之路,将环境保护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环 保设施效率、推进节能降耗为主要目的,推进生产一体化、智能化。公司形成“恪 守红线、崇尚生命、关爱自然、科技强安”的安全环保理念,力求环保指标达标 排放,对照行业标准,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公司所 属项目环境保护手续全部依法依规办理、环保设施按照环境评价要求建设并投入 运行,大气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回收利用实现“零排 放”,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合法管控,放射源规范管理。ZMMD公司安全环保能力是煤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2.5 运营管理能力
公司机构设置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中间不设管理层,公司直接管理到生产 中心。公司机关设11 个职能部门和三个直属机构,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公司 根据工艺技术管理职责分工编制了各项管理规定,为保证技术管理工作按照管理 规定和工作流程执行,编制了工艺技术管理规定、技改技措管理规定、工艺变更 管理规定及科技创新、节能环保、质量管理等相关管理规定。设有五个生产中心, 各生产中心的试生产管理采取分级管理和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谁主管 谁负责”和逐级追究事故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确保试生产期间的装 置安全稳定运行。公司生产经营计划按时间分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工艺技术基 础管理明确,组织实施有效。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由各中心专业管理人员 和操作人员、工会参与编制、修订和审核,将成熟的安全操作经验纳入操作规程 中。工艺技术专业管理通过技术标定按照规定方法和程序,对装置上产能力、工 艺参数、物料质量、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系统性的评定,对重要的技术改造、工艺 路线及生产方案、关键催化剂进行标定;通过标准程序作业发对工作的步骤及内 容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环境因素识别;通过技术攻关管理解决生产瓶颈及 隐患、节能降耗及质量等问题开展技术工作,确定技术攻关项目,明确技术攻关 负责人。公司为进一步增强节能管理,提升能源使用率,完成减少成本、节能减 排的重要目标,明确了节能管理工作的组织与职责,并组织有效实施。按照合理 用能原则,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防止和减 少能源损失和浪费;大力举办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工艺 以及设备,从而提升用能效率。
第五章 ZMMD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ZMMD 公司依托丰富的地域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于绿色低碳的循环经 济,完善产业结构,努力将优势变为经济效益。集中精力发展主产业,不断的存 量提效,增量转型,推进煤化工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章对ZMMD公司发 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展开详细的剖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公司 的发展战略及其战略重点。
5.1 ZMMD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5.1.1 发展机遇
(1) 国家政策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
自国家“双碳”目标的树立和环保政策的落实之后,我国颁布了很多扶持政 策,很多新能源产业都获得了快速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更加能够避免传统能源的枯竭。当前正处于能源转型的阵痛期,国家通过能源结 构调整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ZMMD 公司将迎来经济转型和能源发展的新机遇,迈上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公司应 适应国家政策,推行节能减碳和绿色工厂建设,全面进行碳盘查,加强排放精细 化管理管理和碳资产运营、加强碳交易风险管控来持续推进减排措施的实施。
近年来随着煤制烯烃技术的不断成熟,甲醇制聚烯烃成本进一步降低,聚烯 烃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同时国内高端化两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同时伴随 着国内生产额技术成熟,聚烯烃产品仍有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分析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时与势,可以明确现代煤化工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煤经 甲醇制成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将“黑炭”变成“白金”,不仅对于推进石油替代战 略、改善国家能源结构、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故煤制烯烃项 目前景依然看好,煤化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发展理 念,煤化工产品仍大有可为。
(2) 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随着国内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发展成熟,各项技术不断完善,装置的运行瓶颈不断被攻克,甲醇制烯烃装置的运行水平明显提升。中科催化新技术(大连)股份有限公司和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DMTO催化剂的成熟应用,以及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DMTO再生汽提段改造、浓缩水回炼等技术的 应用,装置的双烯甲醇单耗由“十三五”初期的3.13t/t,降低至“十三五”末的 2.92t/t,装置的经济性能明显提升。同时随着DMTO急冷水沸腾床过滤器和急冷 水和水洗水系统药剂的添加, DMTO 装置急冷水和水洗水系统堵塞的难题不断优 化改善,装置的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公司创造了满负荷 连续运行4年的优良业绩,随着ZMMD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甲醇制烯烃 及乙丙比的深入研究,势必会使甲醇制聚烯烃成本进一步降低,提高了再同行业 中竞争力。
(3) 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产品需求量稳步提高
聚烯烃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增速与宏观经济走势保持了较高的一 致性。预计十四五期间,聚乙烯产品需求增速在 4%左右,聚丙烯产品需求增速为 4.4%,聚烯烃产品需求量增速稳定,消费结构发生转变。聚乙烯主要应用在非耐 用品,薄膜是最大消费领域,近年来占比增长至54%。 2020年疫情原因,导致线 上购物的大幅增加,以及欧美地区暂停实施禁塑令均提高了包装需求。十四五期 间,全球限塑令将导致一定的聚烯烃被替代。聚丙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注塑消 费占比有所下降,拉丝与薄膜消费量有所上升,此外,疫情原因导致2020年纤维 料消费占比比2019年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14.6%。十四五期间,这些结构性 趋势预计将持续,新产品开发空间广阔。近年,聚烯烃产品在新材料、汽车轻量 化、绿色建材、医疗器械、食品级包装、电子电器小型化、智能家电等方面的应 用日益广泛。聚乙烯重点开发领域包括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大口径管材、大中 空工业包装桶、电线电缆、重包装膜、锂电池薄膜以及特种农膜等;聚丙烯重点 开发领域包括流延膜CPP、蒸煮膜、透明注塑、薄壁注塑料、热成型、高熔纤维 料、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等。 2025年高端聚烯烃塑料自给率预计提升到70%。 ZMMD 公司加大对差异化产品的深入研究,生产高附加值、高端化、精细化的产品,势 必在未来的烯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4) 行业壁垒较高,替代产品少
煤化工行业所需的投资规模较大,投入周期较长,对设备、厂房、选址要求较高,工艺技术比较特殊,无论项目前期的建设和后期生产条件、设备、工艺的 改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对于安全、质量及环保的要求也较高,准入条件苛刻, 潜在进入者较少,而购买方议价能力较低,很多化工产品,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替 代品。 ZMMD 公司通过“存量提效、转型升级”努力扩大产能,牢牢占据聚烯烃 产品市场,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5.1.2 发展威胁
(1) 同质化竞争、产能相对过剩
煤经甲醇制烯烃企业更多地是使用聚合工艺技术,对聚烯烃树脂产品进行生 产。生产设备使用进口技术,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同行业装置 生产工艺大多数是雷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产生相对过剩。现阶段,国内聚烯 烃项目实施计划中新建和该扩建项目不断增多,国内聚烯烃产品的供应能力显著 提高,通过产量和需求分析来看,我国下游客户对聚乙烯有着较高需求,即使供 应状况随着产能的提高会得到显著改善,不过整体而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供 需缺口仍然处在高位;而我国聚丙烯的需求平衡比较稳定,下游客户对聚丙烯的 需求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预计到2025 年前后产能过剩形势将较为严峻。
(2) 国家能源产业政策不断调整
国家能源产业政策不断调整,碳减排、能耗双控压力加剧。此次全球加快淘 汰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进军。部分化工高能耗产品尤其是煤化工产品,开工率 受限,生产负荷降低,产量削减。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限产已经 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当地甲醇价格出现涨价局面。公司是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烯烃 产品,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近期由于进口煤同比减少,主产地(内蒙)供应减 量,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 2021 年随着全面复工复产 及外贸订单增加,多地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用电量大幅增长,导致煤炭价格大幅 飙升,公司自备电厂燃料煤成本增加。
(3) “双碳”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困难
“双碳”政策目标的提出势必要牵引一场能源革命,积极推进清洁低碳和可 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发展,倒逼企业通过加强节能和低碳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企 业转型升级的项目落地实施,ZMMD公司将迎来经济转型和能源发展的新机遇, 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作为传统煤化工企业,自身的 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发展形势造成转型升级难度大,容易陷入既“无法实现转型目 标”又“伤害传统饭碗”的两难境地,发展主要应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 碳为关键,加速新能源产业转型为核心,然而ZMMD公司企业规模较大,所谓“船 大不好调头”,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既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又要顾全 局部和整体,转型升级路还很长。
(4) 环保压力巨大 碳减排、能耗双控压力加剧
部分化工高能耗产品尤其是煤化工产品,开工率受限,生产负荷降低,产量削减。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限产已经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当地甲醇价格出现涨价局面。公司是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烯 烃产品,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国家生态环境要求愈发严格,生态文明建设 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国家对二十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政策进行了修改,生态环 境法律系统越来越完善;未来公司环保配套设施的完善将造成生产成本的进一步 提高,加剧公司经营方面的压力。
5.1.3 发展优势
(1) 良好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大型煤炭央企,从事煤炭 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能源产业集团。现已形成以煤炭、煤化工、坑口发电、工程建 设、装备制造为支柱的产业格局,资产总额约4000 亿元,位列世界500 强。中煤 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两商战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中煤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不断提升, ZMMD 公司是中国中煤集团的子公司,旗下的专业销售企业、业务规 范、信息公开、价格随行就市,深得用户认同,曾成功取得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 交割免检注册品牌。 ZMMD 公司主产品主要是通过集团统一销售,由销售公司根 据网络竞价定拍,再由各地的分销商代为转运至下游客户,公司的双聚产品下游 订单稳定,在同牌号产品中开出的价格略高的情况下,不影响销售量,下游客户 反映产品质量问题较少,对投诉的处理及时,深得客户的依赖,客户粘性高,在 周边同行业竞争的聚烯烃化工企业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
(2) 安全环保优势
公司一直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头等大事来抓。项目开工建设以来, 公司未发生轻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 安全责任、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三个全覆盖”。紧盯安全风险管控, 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安全投入不断加大,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公司持续开展环保体系建设,做好水污染防治, 推进回用水软化澄清池及RO膜等环保项目实施进度,解决影响污水、回用水装置 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瓶颈。做好固废污染防治,持续做好锅炉灰渣固化堆存,完成 污泥干化项目。加强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坚持环保是红线原则,持续开展持表检 查,对发现的环保隐患,按照“五定”原则进行整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 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积极开展节能减碳工作。公司凭借对节能减碳项目的研究, 提升了能源利用水平,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家能耗限额 标准先进值,安全环保优势明显。
(3) 现代化的信息水平
公司采用华为云数据中心,标准机房、配备空调等设施,建设公司网络,保 障网络安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网络基础和网络安全保障。建设企业云服务中心, 是利用云桌面、云服务器等云系统,形成云数据资源池,实现云数据共享、资源 统一管理、数据集中分析,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公司建立三维可视化工厂模型生 产装置实施先进控制、现场作业智能管控安全培训信息化、热成像在线监测、大 机组和机泵群状态监测分析、三维可视化智能巡检、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智能 工厂建设包括MES生产执行系统、生产绩效、设备管理、安健环、智能仓储管理、 智能巡检、应急指挥、生产运营监控、IT运维平台、大机组在线监测、4G无线网 络、三维可视化平台等信息化模块,涵盖生产、安全、经营管理、质量管理、设 备管理等业务范围,具有保障生产稳定运行、提高装置平稳率和自控率、减轻员 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设备运行的本质安全管理等优点。
(4) 生产长期保持平稳运行
ZMMD公司原始开车时,23小时产出合格丙烯、乙烯产品,5天8小时打通 工艺全流程,开车一次成功,创造了国内外同类装置开车最好水平,当年完成主 装置性能考核和标定,达到设计负荷,实现了项目开车与达标生产的无缝对接。 开车以来,紧紧围绕年度生产任务,科学组织生产管理,定期开展装置运行评估, 严格控制非正常工作时间特殊作业,推行生产操作标准化,创新横班劳动竞赛模 式,持续提升仪表“三率”水平,目前仪表联锁投用率100%、仪表完好率 99.97%、 自控率达到97%,不断优化工艺报警管理,工艺装置报警率4次/小时,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自 2017年 7月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近四年、无非计划停工,年聚烯烃 产量保持在 70 万吨左右,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新纪录,充 分发挥了装置最大潜能,这在业内平均水平之上,具有明显优势。
(5) 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10 余年来,干部职工能够扎根沙漠,坚守 产业报国初心,无怨无悔的奉献智慧和汗水,立足岗位拼搏奉献,推动企业建设 发展,持续培育具有中煤特色的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树立“一家人、 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的思想,用文化凝聚人心,使干部职工把心思都用 在“干事业”上、把本事都用在“能干事”上、把精力都花在“项目建设和企业 发展”上。长期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认可与遵守的共同价值观、 经营准则、企业精神、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让其形成对企业的责任感,同 时让个人前途密切地关联于企业命运。10 年来,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拼搏奉献, 涌现出了一大批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成为推动ZMMD公司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5.1.4 发展劣势
(1) 自主研发新产品能力不足
ZMMD 公司目前聚烯烃产品的主要牌号多以通用料为主,聚乙烯主产牌号 DFDA-7042,而聚丙烯主产牌号L5E89,用于食品和化纤包装等。随着聚烯烃生 产工艺、新型催化剂、改性技术及其制品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新产品层出不穷, 满足了汽车、家电、医疗、建筑、包装等各个应用领域新要求。并且随着技术的 革新换代和新环保政策的要求,可降解塑料也正在进军逐渐占领市场份额,市场 导向技术门槛高、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的聚烯烃产品,而ZMMD公司新产品的 开发只是建立在依靠专利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基础上,跟随前沿煤化工企业 的脚步,生产市场上需求已经相对饱和的产品,并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核心技 术,在新产品开发领域不具有话语权。
(2) 集团未形成区域一体化布局
中煤集团在内蒙区域内以煤为基转型升级的战略延伸产业,虽已基本形成煤矿、煤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但未全面形成煤矿、电力、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煤矿、 煤化工投资巨大,仍受产业政策、监管形势及市场波动影响,煤化工产品结构比 较单一,内蒙区域内规划燃煤电厂和低热值发电厂仍处于前期阶段,煤电化一体 化产业布局尚未形成,中煤集团内部的煤矿所制甲醇,以及煤机所发电却不能作 为 ZMMD 公司生产原料的保障,而要增加销售费用和税金采购,增加了采购和生 产成本的同时,也因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生产经营变动性增大,公司的经营效益 主要取决于原料市场价格的波动,ZMMD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仍 面临较大挑战。需尽快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布局,同时推进煤化工产业链向下 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以减缓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 力。
(3) 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科技人才缺乏
核心技术仍然相对较少,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国家级平台及高水平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开展不够广泛、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技术创新、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力度不够,产业链水平还不高,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科技 进步贡献率不高,与国内同行业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4) 企业管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公司基础管理不均衡、不充分。精细化管理水平依然偏低;部分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要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 理念、方法和思维创新,进一步强化煤化工项目科学、规范化运营管理。
5.1.5 SWOT 矩阵分析
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发现ZMMD公司在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外部的机 遇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得出以下SWOT矩阵,为公司实现转型发展 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表 5-1 ZMMD 公司发展战略 SWOT 分析矩阵
优势与劣势 战略选择 机会与威胁 | 优势 S: 1.良好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 2.安全环保优势 3.现代化的信息水平 4.生产长期保持平稳运行 5.优良的企业文化 | 劣势 W: 1.自主研发新产品能力不足 2.集团未形成区域一体化布局 3.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 科技人才缺乏 4.企业管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 高 |
机会 O: 1.国家政策保障新能源产业 发展。 2.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 步,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3.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产品 需求量稳步提高 4.行业壁垒较高,替代产品 少 | 优势机会战略(SO): 1. 依托生产运行平稳和品牌 的优势,努力提高产能,优 化技术指标,抢占市场份额。 2. 依托信息化水平优势,建 立智能化工厂,提高企业管 理水平。 3. 依托企业良好的文化范 围,积极推进精益化管理,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4. 把握新的发展阶段,提升 科技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劣势机会战略(WO): 1.着力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 合作,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降低成本。 3.完善产业链,通过集团项目 的整合,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4.通过延链补链项目完善产品 结构,推进高附加值聚烯烃产 品的生产。 |
威胁 T: 1.同质化竞争、产能相对过 剩 2.国家能源产业政策不断调 整 3.“双碳”政策倒逼企业转 型升级困难 4.环保压力巨大 | 优势威胁战略(ST): 1. 紧跟国家政策,着力节能 环保,营造绿色低碳环境。 2. 加强企业节能降碳研究, 做好大气、水、固废防止, 加强环保隐患排查治理。 3. 利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 案,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 劣势威胁战略(WT): 1.运用产销结合的方式,加强 市场的导向作用,促进产品向 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2.通过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拓展产 业链。 3.紧跟国家支持新能源开发利 用的政策,增加新能源项目。 4.积极研究开发企业转型升级 的路径。 |
表5-1通过对ZMMD公司进行SWOT矩阵分析,统筹外部机会、威胁,内部 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几种组合的战略:
(1) SO战略:发挥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ZMMD公司可依托生产运行平 稳和品牌的优势,努力提高产能,优化技术指标,抢占市场份额。依托信息化水 平优势,建立智能化绿色工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依托企业良好的文化范围, 积极推进精益化管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把握新的发展阶段,提升科技研发能 力和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着力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合 作,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降本增效,降低成 本。完善产业链,通过集团项目的整合,降低原料采购成本。通过延链补链项目 完善产品结构,推进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的生产。
(3) ST战略: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紧跟国家政策,着力节能环保, 营造绿色低碳环境。加强企业节能降碳研究,做好大气、水、固废防止,加强环 保隐患排查治理。利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4) WT战略:弥补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公司应运用产销结合的方式, 加强市场的导向作用,促进产品向差异化、高端化发展。通过副产品综合利用项 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拓展产业链。紧跟国家支持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 增加新能源项目;积极研究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通过对 ZMMD 公司 SWOT 分析,在选择企业发展战略时,要结合企业自身 和外部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能够有效规避发展风险,发挥内部优势的战略, 根据公司目前战略的特点和现状,将得出的备选战略方案进行整合,构建公司未 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能够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5.2 ZMMD 公司的发展战略
综合上述SWOT分析评判结果可知,从内部条件来看,ZMMD公司有着成熟 的生产科技创新水平和保障体系,优良的企业文化、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 及安全保障和环保优势,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煤化工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机会,是公司在市场发展中日益壮大。从外部环境来看,ZMMD公司受国 家能源政策及上游供应商的制约较多,在企业未来提效和转型发展方面存在着较 多问题,需要公司及时制定能够适应聚烯烃市场的变革,以及紧追煤化工发展趋 势的战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应以实施SO战略为 重点,同时辅以实施WO战略,做好存量与增量两篇文章,重点规划既有工程填平补齐、系统升级、节能环保、耦合可再生能源等项目,聚焦成本挖潜、产业链 延伸,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稳中向好。坚持以 市场为导向,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优化生产组织,合理调整装置负荷, 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狠抓标准化操作,着力提升生产运行水平。持续提高应急管 理能力,以对标世界一流、国内先进、行业领先、单项能力拔尖企业为出发点和 切入点,统筹引领管理协同、管理完善、管理优化,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坚持 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碳水平,推动绿 色工厂建设。实现企业品牌价值持续增值,企业文化认同度、社会影响力持续增 强。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所得,本文认为ZMMD公司的发展战略应为:聚焦“存量 提效、增量转型”,做强做大现有甲醇制烯烃主业,坚持绿色低碳、市场导向、 创新引领的发展原则,稳慎布局建设新项目,促进产品升级和技改创新,积极耦 合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前沿技术,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的纵 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由于ZMMD公司属于资源密集型企业,对煤炭、甲醇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对 原料的依赖性较强,另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能够回收和综合利用,提升企 业的盈利能力的同时,能够对环保和环境有所改善,因此,在发展战略方面推行 纵向一体化战略。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着手实施:一是原料的供应,可以收购附 近甲醇生产企业。因公司的产业链结构单一,煤炭及甲醇市场的不稳定会对公司 的盈利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公司的生产运营密切关联于原料供应商,为了更好地 进行发展,公司可实施一体化战略,对周边200公里内的甲醇生产商进行收购, 实现甲醇的自主供应,有效降低生产经营的风险。二是投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项 目,解决直接燃烧排放的问题实现清洁生产,深挖产品利用价值,通过对尾气、 产品气进行深加工,提纯为副产品返回原生产系统,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 环境的污染,具有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三是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获得 高新企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积极推进研发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建设,积推进新能 源耦合液态阳光、绿色风、光、火、氢、储等项目,充分利用厂区的风力、光伏、 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和制氢产业储存能量,提高利用率,促进可 循环经济的发展,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学研合 作,推进两聚新产品的开发。企业的效益与产品的市场紧密相连,只有以市场为 导向,积极推进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产品差异化、高端化、精细化,做 好终端客户的调查和研究,了解终端产品市场情况,为产品研发方向提供一定的 市场依据,才能应对市场变化,增强企业的活力。
5. 3 ZMMD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对于ZMMD公司而言,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在保证 原有聚烯烃基础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延伸产业链结构,扩大企业的产能,并加强 产品附加值和精细化程度,提高现有烯烃市场占有率。优化工艺流程,削减成本, 降本增效,增强品牌的识别度和知名度,做大做强。抓住“双控”政策的契机, 通过建设新项目和技术创新耦合新能源,拓宽企业利润增长点,使企业建设成为 国内一流的煤化工企业。
1. 延链补链完整产品结构
利用能源双控的契机,烯烃新产品瞄准技术门槛高、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 的聚烯烃产品,推广应用双聚改性产品技术、提质增效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产 品适应市场能力。应紧跟地方政策,尽快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从而更好地应 对政策风险。加强与终端客户调研,了解终端客户需求。结合陕蒙地区养殖业、 种植业发展优势和特点,充分调研周边聚烯烃产品应用情况,开展聚烯烃产品下 游改性,完善聚烯烃产品产业链。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推进副产品综合利用及 系统升级项目,实现两聚装置的柔性化生产,提高两聚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 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三是加强产品效益核算。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要加强经济 效益核算,不仅要考虑成本增加和价格上涨,还要考虑降低负荷对生产成本的综 合影响,同时权衡差异化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承担能力。
2. 坚持市场导向产品差异化高端化
通过副产品碳四、碳五转化丙烯,实现生产的柔性化连接,以研究所为主导, 建立起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建立起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研发实验室,具有独立 自主开展项目研发的能力,瞄准技术门槛高、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的聚烯烃产 品,聚丙烯重点探索高抗冲、三元共聚等产品;聚乙烯重点开发铬系、双峰等产 品,实现两聚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
3. 探索新技术新产品路线
加强合成气制烯烃、煤基高端材料、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催化剂等方面攻关 和工程实践,推动煤化工向差异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力争做若干细分领域排 头兵。煤基新材料立足现有聚烯烃等产品,积极拓展下游和新材料等高端产品群。 烯烃新产品瞄准技术门槛高、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的聚烯烃产品,持续推广应 用双聚改性产品技术、提质增效新技术和新工艺,规避无序竞争,提高产品适应 能力。
4. 绿色低碳耦合资源
ZMMD公司当地气候特征属于干旱的温带高原大陆性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 烈,日照较丰富,干燥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ZMMD 公司应规划在厂区建筑物顶部和厂区剩余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利 用厂区屋顶和剩余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产生的电力供应现有化工装置 使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5. 推进节能环保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锅炉烟气超低排放项目的续建,新建VOC治理、DMTO装置余热锅 炉改造、回用水软化澄清池及RO膜、DMTO装置急冷水沸腾床过滤器等项目, 重点解决企业现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回收企业废热,降低能源消耗,推 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6. 强化经营管控,提升管理水平
精心组织生产,确保现有产能“安稳长满优”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行提质增效,促进各个环节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确保实现 降本增效目标。抓生产成本管控,严格甲醇单耗指标考核,加强燃料动力成本控 制,科学设定化工三剂和水处理药剂消耗指标,努力降低生产消耗,实现低成本 运营。不断加强“两金”管控,强化采购计划和库存物资管理,发挥蒙陕企业联 储共备优势,避免超储积压,减少资金占用;继续开展降杠杆减负债工作,严格 控制新增贷款,努力积累自有资金偿还负债,继续降低资产负债率。不断强化风 险管控,全面梳理风险管控重点和难点,突出解决经营、环保、稳定和政策法规 风险,实现企业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不断改进生产管 理短板。加强管理费用控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大费用审核力度,严格 控制非计划和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第六章 ZMMD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根据公司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措 施以保证顺利有效的实施。本章从组织结构、科技创新、风险防控、企业文化等 方面为 ZMMD 公司的发展战略实施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6.1 优化组织结构
1. 加强用工政策导向,切实做好人才增量
聚焦企业核心队伍建设,不断将用工计划实施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紧密 结合,坚持“严控方向、严设标准、严格程序”原则,加强高层次、专家型、创 新型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引进学历层次,改善年龄结构,持续开展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切实用好增量。
2. 提升薪酬优化水平,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健全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 正常增长机制,提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突出向 一线岗位、技术岗位、关键岗位倾斜,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考核,硬兑现,推 行薪酬包干制,充分发挥薪酬激励效能。
3.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功能
完善人才选拔录用机制,面向社会、打破身份限制,公开选聘科技管理、技 术研发、智能制造等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地优化人才结构,落实柔性人才政 策,减少养才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才效率。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加强选树先 进工作,讲好忠诚敬业、成才奉献员工故事,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稳 定职工队伍。不断加大惠及人才举措。不断改善员工食宿条件,加快推进市区团 购住房建设,努力解决职工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积极搭建员工婚恋平台,持续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努力让员工生活的更幸福、更体面、更有尊严。
6.2 实施人才强企,激发企业活力
1. 科学规划用工管理,优化职工队伍结构
坚持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谋划,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定岗定编标准,严控用工总量,打造高质量用工模式。依靠技术创新减人、生产智能化减人、产业转 型升级减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 实现公司安全稳定生产为导向,以保障人员供给为核心,坚持高端人才引领,坚 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2.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贯彻落实国企领导人员“20 字”要求,改进考核考察办法,加强政治把关,
严格执行选任程序,优化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 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中层干部年度考评办法,推动核心岗位人员履职尽责、担当 作为。加大“85、 90 后”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开展干部队伍状况研判分 析,系统谋划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态储备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养,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
3.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改善职称技能结构
紧扣公司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公司人才信息库建设,畅 通三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通道,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强化人才评价结果与薪酬晋 档、个人成长相结合,加快集聚高精尖人才,实现各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增长,构 建更加灵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评价环境,逐步提高公司整体职称技能水平。
6.3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发挥着重要 作用,必须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通过新的理论和方法, 引入新技术,做好技术攻关。确保大机组长周期运行、生产装置自控率、三剂国 产化等技术攻关工作,消除生产技术瓶颈,优化装置生产,保证各装置“安稳长 满优”运行。推动专利申报工作和产权保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梳理历年来 公司实施的技术创新成果,组织公司技术含量高,成果显著的项目进行专利申报; 与各部门、中心签订年度专利申报目标责任书,强化日常监督与检查力度,保障 专利申报取得实效;强化知识产权培训,有效提高广大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形成公司上下重视,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 报工作,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公司总体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成 立公司煤化工研究所,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组织结构,制定规章制度、业务 流程以及任务目标,使研究所正常运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与各生产技术部门、 中心签订科技创新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保证各项科技、技改、节能、环保、信 息化项目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进一步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技术进步奖项目评比管理,完善备案管理制度,保证项目 评比奖励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加大 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紧跟国家科技战略,培育科技项目研发团 队、QC小组、青年创新小组,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和顶尖水平,针对生产现场安全、 生产、工艺、质量等关键难点难题,以一线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完善全员创 新长效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广泛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提高安全生产 保障能力、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技 术升级,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和优秀双创成果。依靠科技 提升,推进节能降碳和环保绿色生产。
6.4 拓宽营销服务渠道体系
掌握当前聚烯烃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国内聚烯烃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 市场竞争激烈,高端聚烯烃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自给率不足三成。同时中东国家 产能快速增长,成本较低,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注重聚烯烃产业升级,促进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多元化。结合自身生产实 际,开展下游客户调研,努力掌握市场行情,探索创新业务。
对接终端客户,为用户提供定制料、专用料是公司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创效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内聚烯烃通用料自给率逐步提高,客户对聚烯 烃产品有了更高、更自由的选择,应对当前形势要站稳市场,加强产品开发,加 大技术投入进行技术攻关,为生产不同牌号产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做技术储 备。
积极推进副产品集销工作。平衡库存与利润关系,确保装置稳定运行不憋罐; 完成智能衡器系统升级改造,打通副产品销售业务线上流程;做好客户管理,严 审资质、及时更新、台账完备,努力贴近市场变化,制定合理的价格,为副产品 集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6.5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丰富安全文化建设,深化科技强安,以“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为抓手,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坚持绿色发 展理念,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碳水平大幅提高,促进 绿色工厂建设走在同行业前列。强化过程安全管控,突出作业过程监督检查及考 核,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专业持表检查,夯 实专业管理基础。实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建设,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 准化评审标准开展各要素建设,力争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验收。深 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提升本 质安全水平,强化仪表“三率”管理,巩固“无泄漏”工厂创建成果。保障安全 生产投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监督机制,确保安全投入执行到位。 结合各层级管理实际,充实和加强安全管理力量,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安全 常态化警示教育,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自觉性。
6.6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体系
围绕“笃行精益管理”的职能使命,培养和提升各部室及中心全员运用精益 工具识别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精益文化的宣贯,将精益思维 贯通到每位职工的思想深处,以精益管理文化去引领塑造员工、对员工行为进行 规范、约束和控制,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员工 从思想上确立精益理念,让每个人都充分理解执行ZMMD公司的总体规划、各项 部署、改革举措,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调动全员参与、共担责任,培养杰出 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的员工队伍,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精益管理理论的宣 贯工作,使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能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髓,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 通过动员大会、宣传讲座、成功案例宣讲等导入精益思想,营造“人人学精益、 人人干精益”的良好氛围,培植精益文化意思,构筑推进精益管理的持久动力机 制,让员工逐渐将精益管理的意识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开展岗位练兵, 合理化建议,等方式激发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工作热情,将精益管理的成效纳入 绩效目标考核,使企业全体员工“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压力”。汇集全公司齐心协 力应对机遇和挑战、面对困难、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自上而下的积 极指引和由下而上的主动跟随的良性循环模式。
6.7 严格执行行业政策,加强政府沟通协调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沟通协调,建立良好关系,密切跟踪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能源行业形势,定期整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 业动态,对标领先企业开展市场调研,抓住政策机遇,掌握项目审批和生产运营 各项要求,既有利于加快推进规划项目手续审批,又有利于投产项目生产经营和 发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内蒙古地区, ZMMD 公司是大型能源企业,在当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经过 十年奋斗,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加快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 量就业岗位,如今该公司进入发展的平稳期,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改进产业结构, 对该公司而言,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主责主业,以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围绕煤炭清洁高效 利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环保高质量发展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7.1 主要研究结论
在研究时,笔者结合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详细研究该公司当前所处发展行 业环境等,明确企业在能力与资源方面的市场地位,进而确定企业的发展威胁、 发展机遇及优、劣势。在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改进方案,使企 业具有的能力与资源转变成发展优势,依托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有力支持 和保障,积极开展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耦合和环保新项目建设,拓宽现有业务, 找到利润增长点。
ZMMD 公司应该实施聚焦“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做强做大现有甲醇制烯烃 主业,坚持绿色低碳、市场导向、创新引领的发展原则,稳慎布局建设新项目, 促进产品升级和技改创新,积极耦合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前沿技术,实现高端 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7.2 未来展望
聚烯烃作为石化行业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 量的作用,在当前国家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下,煤化工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迎来 高质量发展时期,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在研究中,笔者结合战略管理方面的发展 理论,并根据该公司当前发展形势,综合对比各种发展战略之后,最终选取的发 展战略为一体化战略,旨在帮助该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并为同类企业提供一定参 考。此次研究期间,本人学识及时间有限,文章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老 师指正。
参考文献
[1] 和锋刚.新形势下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化工设计讯,2021,47(01):5-6.
[2]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发展思路的建议.https://www.nmg.gov.cn.
[3] 鄂尔多斯新闻 网 .http://www.ordosnews.com.
[4] 柳川川.现代煤化工产业及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3):3-4.
[5] 徐振刚.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J].洁净煤技术,2015,21( 1) : 1 — 5
[6] 王鑫.碳中和背景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困境与路径探析—以山西省煤制甲醇产业为 [J].经济师,2021(08):135-13 8.
[7] 刘殿栋,王钰.现代煤化工产业碳减排、碳中和方案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 用,2021(05):67-72.
[8] 胡洁,张梦伟,桑小江,张丽清,黄永达.“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邢台市煤化工产业优 化策略研究[J].山东化工,2021,50(06):176-178.
[9] 王艳.ZMYX公司精益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8.
[10] 顾克荣,杨清金,陈殿库.煤化工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 计,2021(06):79-80.
[11] 江璐璐.煤化工企业精益成本理念的企业成本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7(10):33.
[12] 奇峰.煤化工企业精益成本理念的企业成本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14(09):160-162.
[13] 张利合.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重大问题探析[J].中煤能 源,2020(122).
[14] 郭镇.市场结构变化对煤制烯烃行业的影响[J].中煤能源,2019(115).
[15] 郑雨嘉.低油价下的煤化工产业经济性和发展战略探析[J].科技经济导 刊,2020,28(25):14-15.
[16] 庞剑.陕西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17] 苗增.贵州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20.
[18] 王晨星.Z化工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9.
[19 ]刘盛男,张健.国内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2):56-57.
[20 ]孙蕴.齐鲁石化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1]阮仕俊,殷丹丹.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煤集团“十三五”改 革发展综述[J].中国煤炭工业,2021(03):10-12.
[22 ]盛鹏飞.中煤大同公司精煤发展战略的实施[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S1):80-82.
[23] 王媛韬.内蒙古双欣能源集团煤化工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24] 马军鹏.煤(甲醇)制烯烃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发展对策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 用,2020,No.252(07):62-67.
[25 ]王婷婷.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26]王枫.S煤化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27 ]樊小明.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和思考[J].中氮肥,2021(03):74-76.
[28 ]邓利平.战略管理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J].中国市场,2021(30):88-89.
[29] 徐茹婧.F企业的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1.
[30] 申万.低油价下的煤化工产业经济性和发展战略[J].煤炭经济研究,2019,39(01):52-56.
[31] 包思勤.“双碳”目标下统筹优化内蒙古能源结构和制造业结构的若干思考[J].北方经 济,2022(03):22-25.
[32] 本报评论员.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做好经济工作[N].包头日报,2022-01-09(001).
[33] 许晓岚,康丽娜.“双碳”背景下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如何破题[N].内蒙古日报 (汉),2022-02-15(009).
[34] 张抗,苗淼,张立勤.“双碳”目标与中国能源转型思考(二)一一能源转型中的化石能源[J]. 中外能源,2022,27(04):1-7.
[35 ]王西明,王峰,俞华栋,李军海,许好好.现代煤化工耦合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分析[J/OL]. 现代化工:1-7
[36] http://vpnlib.imu.edu.cn:80/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 11.2172.TQ.20220415.0833.006.html.
[37] 王江南.新旧动能转换下企业发展战略[J].中国市场,2022(08).
[38] 陶怡,王强,田华,易学睿,冯白阳,步学朋.国内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低碳转型对我国煤化 工产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化工,2022 425.
[39] 左跃,林振华.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一重技术,2021(06):64-67.
[40] .李寿生:“十四五”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五大战略任务[J].上海化工,2021,46(03):1-2.
[41] 王祥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清洁低碳发展[J].电力设备管理,2020(11):20-22.
[42] 任晓慧,付锦东.煤化工企业节能降耗现状及优化对策[J].化工管理,2021(22):37-3 8.
[43] 宋秉懋,周广林.“双碳”目标下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煤 炭,2022,48(03):56-61.
[44] 陈恒,卫海涛.碳排放政策下煤化工生产工艺技术路线优化研究与应用[J].煤炭与化 工,2021,44(08):132-135.
[45] 周丽盛.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研究[J].中国商 论,2022(08):137-139.
[46] Ball,David S. United States Effective Tariffs and Labor ' s Sha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5,No.2,April 183-7,1967.
[47] BarakObama.State ofthe UnionAddress, January 27,10.
[48] David p A.Common agency contract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open science institu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49] Michael,P.(1996)."What is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
[50] Chen Yu,Lin Boqiang. Understanding the gr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gap between regional manufacturing—insight from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J]. Energy,2021,237.
[5 1]Li Xun,Hui Eddie C. M.,Long Ying,Chen Tingting,Lang Wei. Shrinking Cities and Towns: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Challenges,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21,147(4).
[52] Zheng Li,Jing Xuekai,Zhang Qingwen,Zhan Xiaoying,Zhang Aiping,Hussain Hafiz Atha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rajectories (1998 — 2030) unde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inland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794.
[53] Abdel daiem Mahmoud M.,Hatata Ahmed,Galal Osama H.,Said Noha,Ahmed Dalia. Prediction of biogas production from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nd wheat straw using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 Renewable Energy,20.
电话:13503820014
13503820014